读书之《摆渡人》
(2016-11-01 12:06:18)
标签:
读书笔记摆渡人读后感杂谈 |
分类: 我的读书 听书笔记 |
此时此刻,阅读完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作品《摆渡人》,萦绕心头地,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似随着故事的结束,内心无处着落。原本想好要好好写一下读后感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刚读完,没有给自己消化的原因,感觉有很多不明白,有点迷茫,有点找不着头绪,不知道该如何来描述这本书,或者有一个怎样的感想。还是让我慢慢记起所有的故事情节,从而得出真正的体会来。
迪伦,15岁,单身,和妈妈住在一起;在一所中学读书,好友凯蒂因父母离婚离开,觉得周围的同学都很幼稚。迪伦两岁时,母亲与父亲分开,自此再也没有见过父亲,而且母亲也不允许其联系父亲。故事起始于,迪伦好不容易从母亲那里拿到了父亲的联系方式,思考再三后和父亲联系了,父亲还是单身一人,很希望见见她并想知道她的一切信息,父亲提前给迪伦买好了票。出发当天早上,下雨,迪伦起晚了,在母亲的催促声中,穿着淋湿的衣服跑到学校,没想到又被同学嘲笑。因此迪伦决定翘掉之后的课程,自己回家收拾好行李,来到车站等车。捱过难耐的候车时间,迪伦终于坐在了车上,虽然是在一个胖女人的大包小包中间,但是想到到站之后就可以见到父亲,还是欣喜的。车开了,突然发生了事故,一片黑暗中,迪伦醒来,却无人应答。自救之下,迪伦从火车中逃出并沿着铁轨向一个方向行进,终于找到了出口。更幸运的是,看了一个16岁的男孩崔斯坦,一个人的孤独感和恐惧感也随着见到崔斯坦而消散。
迪伦觉得她和崔斯坦走错了路,因为没有看到其他的伤员和警察医生等人,可是崔斯坦却说他知道路怎么走,跟着他走就可以(看到此处的时候我也是迷惑的,不明白怎么回事)。虽然路途艰难,可是在崔斯坦的催促和强制之下,迪伦还是坚持走着,终于到达了第一个屋子,虽然破败,至少可以休息。但是慢慢地,迪伦发现了不一样,为什么周围有嘶嘶声在攻击她?为什么一直没有遇到其他人?为什么好几天了她一直没有吃饭喝水却不饿?直到此时,迪伦才被告知,她已经在火车事故中死去,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而这一条路,是迪伦死亡时所想形成的荒原,灵魂摆渡人需要带领自己所负责的灵魂穿越这片荒原,每个摆渡人在荒原上都有自己的安全屋,以躲避恶魔。而荒原的天气是迪伦心灵的写照,心情好了,便是晴天,心情不好,天空很快就会乌云密布。荒原上除了灵魂和摆渡人,还有就是恶魔。在天黑时、天气不好时、阴影处,恶魔伺机而动。一旦发现有可趁之机,就会将灵魂拖到深渊。因此需要天亮出发,天黑前到达可以容身的屋子。得知这一切的迪伦,出乎崔斯坦的意料,看似平静又坚强的接受了一切。
渐渐地,迪伦和崔斯坦有了更多的交流。聊到崔斯坦之前摆渡的灵魂,二战时期德国刚满18岁被迫当兵的乔纳斯,因不杀死监狱里的人而被杀;还有一个小孩子等等。随着交谈,迪伦面前的崔斯坦渐渐地生动起来,不知道来自何方,只知道职责就是等待着自己负责的灵魂,带她穿越荒原,之后就要迎接下一个灵魂,作为摆渡人的崔斯坦的内心从感性渐渐地变成了冷漠。而和迪伦的相处中,从路途开始时,崔斯坦掌控着节奏,语气是强硬的,对迪伦的问题是选择性地回答;到现在不时和迪伦拌嘴,将一些明知不该告诉迪伦的事情也说了出来。迪伦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根据自己的喜好所变成的外貌英俊的崔斯坦,而崔斯坦那颗摆渡过成千上万个灵魂的内心也被迪伦打开了那扇门。终于在荒原的尽头,迪伦告白了,崔斯坦明知不可以,也选择了表白。本以为会一起跨越的迪伦眼睁睁看着崔斯坦被拒之门外,而自己来了“家”。
没有崔斯坦的“家”,迪伦不知道该做什么。在记录室,通过“门”找到了乔纳斯,每个人眼中的自己的摆渡人都是不同的,因为这是摆渡人为了让灵魂舒适并让其相信所需要做的调整。迪伦在乔纳斯的帮助了,和灵魂最长的伊莱扎谈话,所有的一切都是听说,因为至今从未有灵魂可以自己成功的通过荒原,回到现实。回到现实需要付出的代价是灵魂的消散,因此大部分灵魂都宁愿呆在家中,等待着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死后,和他们的摆渡人一起穿越荒原,来到这里团聚。据伊莱扎听说的,只要灵魂穿越了荒原,返回到自己死亡的地方,灵魂进入身体,就可以回去了。虽然迪伦的回去是和崔斯坦在一起,不是回到现实。但是迪伦决定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同时,崔斯坦来了下一个需要摆渡的灵魂住处,开始等待下一个灵魂的任务开启,让他惊诧的是,竟然自己的外貌没有变。迪伦开始通过“门”回到了自己的荒原,为了与崔斯坦在一起而开始了独自一人的荒原之旅。
一个人的旅行是孤单的,但是只要想到目的,想到可以和崔斯坦在一起,那么一切艰难险阻都可以克服。同时,崔斯坦也在摆渡着下一个灵魂玛丽,由于玛丽在过了几天后发现自己已死的事实后,总是哭哭啼啼,而崔斯坦又沉浸在与迪伦的分开的心思中(说实话,此时我是埋怨崔斯坦的,不够专业),没有费劲心思的去开导她,速度慢了下来。为了见到崔斯坦,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尽管任何人一个灵魂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是迪伦内心坚定的独自一人穿越着荒原。终于, 崔斯坦出现在了迪伦的视线里,内心的激动让迪伦不停地喊着崔斯坦的名字。而此时天空已经快要变成黑暗,崔斯坦和玛丽的身边聚集了无数的恶魔在不停的飞来飞去,崔斯坦已经自己听错了,就在崔斯坦被迪伦的声音吸引的时候,恶魔趁机将玛丽拖进了地狱(这个时候,我是愤怒的,所以我还满怀疑虑,但是迪伦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可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让其他灵魂丧命,瞬间觉得讨厌迪伦和崔斯坦)。但是迪伦是个善良的孩子,由于自己或者是自己让崔斯坦分心而导致玛丽丧命,因此在迪伦发现有其他灵魂被恶魔纠缠时,自己从安全屋中冲出去,分散一下恶魔的袭击,为此崔斯坦受伤了,但是其他的三个灵魂都成功的跨越了(不知道说什么啦)。
崔斯坦不明白迪伦为什么回来?但是他不能欺骗自己的内心,他是爱着迪伦的。因为在迪伦坚定的回答中,两人一起开始了返回火车出事故的地方。这趟旅程是不同的,崔斯坦内心是动摇的,简直像个小孩子一样;而迪伦是坚定的,虽然不知道回到原地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只要想到回去就可以和崔斯坦在一起,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不在乎。可是崔斯坦发现,之前的自己被恶魔袭击后,一两天后伤口就自动愈合了,可是这次一直都没有,伤口还在变坏。且当崔斯坦去摆渡下一个灵魂的时候,为了让灵魂可以顺利的跟着他走,一般他的外形都是让对方信任的,可是此次改变,还是16岁的崔斯坦的样子。这些未知谁都不能给出答案,可是旅途是短暂的,终于到达了铁轨所在的地方。在崔斯坦的帮助下,迪伦来到了她死时所在的车厢,对于迪伦来说,依旧是黑暗的一片,但是抓紧了崔斯坦的手充满力量,可是就在迪伦为了躲避倒在地面上碰到脏东西的时候,下意识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就再也找不到他了。
意识慢慢回归,有人在说话。迪伦醒过来了,终于看到了死亡时期盼看到的一切,周围有无数的警察、医护人员,都在抢救中,可是崔斯坦在哪里?迪伦痛恨自己放开了崔斯坦的手,可是真实的来自身体的疼痛,让迪伦只能躺在担架上被抬出所在的车厢,被抬出铁轨,过了石拱门,攀上了陡峭的路堤,此时迪伦在同样的地方看到了崔斯坦。崔斯坦看着迪伦,笨拙的走过来,拍了拍迪伦盖着的毯子,抓住了她的手,“嗨”。迪伦说“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每本书的结尾,每个人读来总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不解,特别是一开始读的时候,就像迪伦一样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渐渐的开始理解这个故事,会因为玛丽之死而埋怨迪伦和崔斯坦,也会为迪伦的善良而感动;看到迪伦从一个中二学生慢慢变成一个内心坚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坚强的人,也看到崔斯坦从一个只知道完成自己的职责、内心冷漠的人,变成一个有爱的人,又通过返回荒原的旅程中,从迟疑不决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虽然我不能说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了震颤,但是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一点,亲情、友情和爱情,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拘于规则,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