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之“第七章 山西,山西”
(2013-01-23 12:16: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读书 听书笔记 |
一直以来,关于山西,有两个消息是瞩目的。
一是山西的首富,超有钱的。
二是煤矿的塌陷事件,有很多人为之丧生。
这两条新闻是对立又是呼应的。
就是因为防护措施的不健全,过度的开采等等。
可能才产生了可观的利润,成就了首富。
首富的背后有很多无辜的人为之付出了健康。
以至很多人付出了生命。
这篇文章中,柴静把故乡的描述和采访事件穿插起来。
儿时的记忆中,山西的河流中还流动着清澈的河水。
有五彩缤纷的花,有直上云霄的树木,有玩闹嬉戏的小鸟。
还有四处奔跑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洋溢着勃勃的生机。
可是,十几年之后的山西呢?
座座煤厂、焦化厂等等,矗立着。
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在排放着有害物质。
能见度只有不足10米,河流干涸,寸草不生。
植被被破坏,而且随着每次雨水的到来将污染物浸入地下。
从而给地下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危害。
慢慢地,有钱的人都住到了外地。
没钱的人,只能在生产着有害物质的工厂里劳作。
来还贷款、供孩子读书,养家糊口。
就这样渐渐麻木,整天生活在有毒的环境中。
书中讲到一个小笑话,山西某市长到深圳出差,竟然晕倒了。
原因是空气不够硬。
读到这里的时候,哭笑不得。
还有,大家竟然把本来就应该的事情作为业绩来表扬、展示。
就如同,一个企业,本身就应该符合环境质量要求,排污要达标。
长久以来的固定模式,如果出现一个这样的企业,反而成为了特例。
需要去表彰它,去宣传它。
类似事件的不断曝光,肯定会给这些行业一个警告。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把事情做到实处。
因为还是会有矿难在不断上演,还会有很多家庭因此分崩离析。
希望能够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大家一同去改善这个环境。
不要留给后代一个残破的未来去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