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5)——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之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2)
(2011-03-09 07:40: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会计 |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1.利润分配的原则
企业本年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利润。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法定公益金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应付优先股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及以利润转增的资本。
2.账户设置
(1)利润分配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①借方:登记按规定实际分配的利润数,或年终从“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转来的全年亏损总额;
A 实际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B 年终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③余额:年终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
(2)盈余公积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和一般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两类。
①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数;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②借方:登记盈余公积金的支出数,包括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分配红利等。
A 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B 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C 分配红利
借:盈余公积
③余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
(3)应付股利
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应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①贷方:登记企业确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
②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利润;
③余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利润。
3.利润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企业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年终决算时,将“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差额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下“未分配利润”明细分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
(3)年终决算时,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分配数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