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如何爱成长中的孩子
(2017-02-02 11:30:14)
标签:
育儿情感健康教育孙月芬 |
分类: 亲子教育 |
爱是一种能量的流动,是人际关系的本质,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不需要学习。如果对佛陀来说,自然而然的就是大爱。
但是,对于我们成长中的人来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不觉知,有许多习性、心结、模式、阴影……,爱就需要学习了,因为否则会事倍功半,更严重的是可能事与愿违。特别在亲密关系中,反差就更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听人说,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受伤。比如在情侣关系、夫妻中(另文阐述)、亲子关系。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的是父母对成长中的孩子如何去爱。
首先,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心态的平和是作为父母的第一要务。父母自己遭受困难、挫折时的态度本身,都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
比如,一个孩子因不小心把你心爱的瓷瓶碰倒摔碎了,你会怎么办呢?
也许会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指责对方……,然后收拾碎片;
也许太心疼,生气失控,欲动手打骂孩子……,混乱一会儿;
看到孩子的惊恐,对他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收拾。还是,没有砸到你吧,小心碎片扎到手……。冷静地共同面对残局。总结教训。
还是……你的反应是什么呢?
第二种反应,是冲动的处理方式。这样的父母也许童年自己的父母也是冲动地、粗暴地对待自己的,所以遇到应激情况本能地按照当年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处理事情,让孩子学到的是:遇事不知所措、慌乱,冲动地面对,适应性差。可以想象,当孩子也成为父母,也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http://s14/mw690/001uDwP8zy78sORZyBDcd&690
其次,父母要根据孩子发展的阶段。
比如婴儿时期,作为养育者的父母要无微不至地照料、关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一个声音、表情、动作都去关注,了解所表达的信息,并给予及时的温暖的回应。比如,孩子一哭,好的抚养者可以根据孩子哭声就可以辨识出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无聊了需要人陪着玩一玩……,如果抚养者给予回应是及时的、合适的,那么孩子就会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依赖的,自己的够好,形成内在基础的自信和对外在世界的安全感。而这是一个人的生长发展、人生幸福中至关重要的内在特质。
比如孩子学会说话走路后开始,他们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甚至有时变得执拗。这种作为父母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学会去与孩子较劲,孩子会更加固执,父母会觉得费劲。其实,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陪伴孩子去探讨,做他能做的事,孩子会在探讨中积累经验,可以增加孩子的自我感、掌控感,在生活中会更有自主性、行动力和自信心。所以,在这个阶段,好的父母是孩子的保护者、陪伴者、支持者,尽可能地支持孩子去探索、学习。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一点一点地扩大孩子的活动、探讨范围。尽可能地放手不放眼,用心不用劲。这种,孩子会享受自主学习、探索过程的乐趣。其实,从本质上讲,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学习,除非我们伤害了他/她。父母要做的是孩子对什么特别有兴趣、有天分,有学习创造学习的条件,在孩子遭受挫折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在孩子成绩时分享孩子的喜悦……。
比如,在孩子青春期来临时,孩子自我意识达到一个高峰。他们非常敏感,需要找到自我的价值,又缺少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父母需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自主地酝酿、思索、琢磨自我,允许孩子在隔壁,允许孩子关上自己的小房间,就像允许种子在破土之前,我们只能给浇点水,给点阳光,而不能把土刨开看一看种子长得怎么样了一样,而只能耐心地等待种子自己发芽暴出地面,这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这种等待对于不明白的父母来说,实在是一种漫长的煎熬……,这也是身为父母需要学习和自身修炼的部分。
如果我们不懂孩子的发展规律,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可能反其道可行之,在孩子幼年需要悉心呵护时,随便委托一个人帮助照料,以为吃饱喝足就可以了。在孩子青春来临时,孩子需要个人空间时,发现孩子不听话了,放下手头事情,全心管教孩子,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一家人都痛苦不堪,甚至绝望…….
最后,很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当下的状态。因为每一个孩子是特别的,每一个当下都是特别的,做好的父母要了解每一个当下的状态,要觉察每一个当下发生的一切,要明了当下发生的一切,这样才能给出恰当的爱。
因此,作为父母,要有自我觉察,了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知道每个人可以有自己观念,即便是自己的孩子,也与自己不同。因为每个生命的看世界的角度,生活中经验和感受是不同的,于是,因为要爱孩子,所以需要要去了解孩子、观察孩子、认识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然后才能了解孩子此时此刻的需要,了解那些是需要孩子自己自己去努力满足的,那些是需要我们去支持和给予满足的。当我们客观地明了这些时,我们才会应时应地给出恰当的爱,才不那么容易失望,不容易发脾气。所以,作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