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什么遗忘最美的乡村教师吴秀聪
——化为清风自在飞,湘西支教夏令营之六
2013年春暖花开时,我去凤凰山江、腊尔山调查贫困村小学到选定七蔸树作为支教点,其过程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之所以选择偏远的七蔸树苗寨支教,因位居山野的小山村深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酸楚和感动。
踏进这个劳力严重流失满眼荒芜的村落,建在半坡上仅有两间简陋教室的七蔸树村小,竟然由一个70高龄的吴秀聪代课了十四个春秋,在被人遗忘的七蔸树村,瞎眼瘸腿的老先生挺起身板站直的背后已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风景树,他那份得不到承认的坚持和没有地方倾诉的酸楚深深地感动了我。毫无疑问,一个没有编制且被发配到偏远村小的代课老师,不算是真正的老师。严格地说,他只是戴着一顶贴上“代课老师”标签的破草帽,为留不住公办老师的贫困村小充当了最优秀却得不到奖赏的老保姆,是这个教书育人一辈子也看不到未来的“痴呆”老人,给与他毫不相干的七蔸树苗寨带大了一批又一批留守儿童。
每当我突然出现在吴代课和孩子们的面前,有太多话需要倾诉说的老人总想聊些什么,可每次谋面都因为情不自禁,很多要说的话在激动中像吞吐不出的鱼刺卡在了他的喉管。最后,有话说不出来的他只是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抽泣……
其实,他不说我也明白这个老人内心里的每一种隐痛。今年春天,凤凰腊尔山某学校因营养早餐问题被曝光,主管教育的一干人等被就地免职。在此之后,凤凰县有关部门就出台了不支持支教和抵制支教的潜规则:任何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不能接受支教,未经请示擅自接受支教将面临开除和降职的处罚。在严格设防的背景下,我们的出现就形同随时会砸了别人饭碗的幽灵而不受欢迎;在闭门念经的日子里,吴代课还能站出来且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抽泣,已经鼓足了何去何从的底气。
2013年3月31日到4月11日,了解七蔸树和采访吴秀聪之后,我先后在新浪网发表了《我胸口有一种火辣辣的痛》两篇报导。文章推到首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爱心人士与吴代课沟通时曾表示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那些离不开他的孩子们,代课老师的岗位不能丢,就这样所有的好意全被吴秀聪回绝了。面对这个受尽磨难还依然坚持的老人,我恨自己没有能耐改变他的命运。眼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山和这里的人……
秋高气爽,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华藏山社社长美籍华人杨本华先生,国际红会萧炜深女士带领的中国大陆在校大学生和台湾同胞组成的支教志愿团来到七蔸树村支教,随后,专程到凤凰县山江镇毛都塘村拜访代课老师吴秀聪。
来到他堆满杂物的家里,我们扑空了,只见他弱不禁风的爱人与另一个老裁缝坐在昏暗的墙角缝苗衣,通过苗话沟通获悉,她们做好一件工艺复杂的苗族女装需要一个星期,拿到镇上摆摊一件可赚300元左右,这点收入对一个没有低保也没有养老保险的家庭来说或许能贴补些开支。老夫人了解我们的来意后介绍说,我家老头子到山江打工修公路去了。想象不到暑假期间70髙龄的吴代课竟然去筑路工地做苦力,当他得知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特地从镇上称了一块猪肉回来待客,其实我们刚吃过午饭就赶到了毛都塘,极其热情的吴代课非要我们吃饭再走,我们坚持不吃,他坚持要我们吃,两种坚持的对抗让吴秀聪难过到极点,为了领受这份好客,我们只好坐下来等待那桌掺入真情的火辣辣饭菜。吃过中饭之后,吴代课带领我们登上山顶站在高处指着远方介绍:“那很远的地方就是我翻山越岭教书的七蔸树苗寨,我家乡毛都塘村离七兜树村小有十多里的山路,我每天上课往返时间需要三个多小时,我热爱教肓,更热爱爱我的孩子们,由于经历了50个年头代课经历的艰苦磨练,也适应了中国式的乡村教肓,只要上面不开除我,哪怕代课一辈子我也要做到断气为止……”听完这番真情表白,杨本华先生也激动起来了,他紧紧地握着吴代课的双手表白说:“今天,我的心真的有一种火辣辣的痛!”
支教的目的与意义到底在哪,杨本华认为:“不能因为在支教过程中被支教老师揭露了存在的问题,由恐惧支教而决定不支持支教和抵制支教,这种闭关自守的决定不管出自哪个部门都是非常错误的,孩子们生活在偏远的湘西山区,如果不与外界沟通交流,他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孩子,即便长大了除了卖力气打工挣点小钱又能做什么呢?世界在变,仅从教科书学来的知识已不能武装人们的头脑了。眼下,普天下的达官贵人的孩子都在选最好的学校送子女读书,有的甚至还送出国留学,为什么就不支持有爱心的人们前来看望走不出大山的孩子们呢?在官方没有太多投入的前提下,多一份爱就多一份帮助,多一份帮助就能让山里更多的孩子看到希望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社会问题,这也不是通过不支持支教或抵制支教,就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第二天,支教志愿者主动要求跟随吴代课重走那条杂草丛生的崎岖山路,在他们感同身受乡村代课老师吴秀聪的那份执着与艰辛之后,志愿者们再次感叹:凭什么遗忘最美的乡村教师吴秀聪?!
离别之前,因为担心激动说不出话来,吴秀聪老先生把想说的话早写好了并特地做成了一个小牌子送给杨本华先生,果不其然,我们离开七蔸树那天,他难过哭成了泪人。当我们离开七兜树之后再来回想那份不舍,不难发现,参加支教的志愿者没有一个人不为吴秀聪为湘西式的乡村教肓默默奉献一辈子的精神品德所感动。
支教的糸列报导发表后,北京、湖南、浙江等地的多家媒体和爱心人士与我联络时表示:代课老师吴秀聪的事迹非常感人,支教活动的善意之举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大力支持。我们想给他做更深入的报导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希望知道代课老师吴秀聪的联络电话。
值得欣慰的是,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湖南《潇湘晨报》的记者在教师节前夕从长沙赶到凤凰并直奔七兜树村小,我们有理由坚信,在社会广泛关注的前提下,最美的乡村教师吴秀聪最终不会被人世人所遗忘。
代课老师吴秀聪联络电话:15200779954
0743—3265795
相关图片:

把吴秀聪当风景树的七兜树村的孩子。

七兜树村小孩子与众不同的眼神。

七兜树村小的孩子们在支教的旗帜上签名。

支教志愿者与七兜树村小的孩子们在学校合影纪念。

支教志愿者与七兜树村小的孩子们在学校草地合影纪念。

支教志愿者在七兜树的宿营地。

吴秀聪的爱人缝苗衣,做好一件工艺复杂的苗族女装需要一个星期,拿到镇上摆摊一件可赚300元左右。

杨本华先生在吴秀聪家与老先生交流。

杨本华先生在毛都塘苗寨与吴秀聪老先生合影。

部分志愿者在毛都塘苗寨与吴秀聪老先生合影。

年龄最小的支教志愿者在毛都塘苗寨与吴秀聪老先生合影。

吴代课站在高处指着远方给杨本华介绍:那很远的地方就是我翻山越岭教书的七蔸树苗寨。

志愿者萧炜深、张晶晶在毛都塘山顶与吴秀聪交流。

志愿者向秀平(左)、张晶晶在毛都塘与吴秀聪爱人拥抱告别。
代课老师吴秀聪向志愿者介绍代课经历及教学情况。

代课老师吴秀聪近照。

代课老师吴秀聪向志愿者介绍代课经历及教学情况。

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华藏山社社长、美籍华人杨本华先生给代课老师吴秀聪赠旗。

志愿者向秀平(左)龙秋萍与吴秀聪告别。

国际红十字会萧炜深女士与吴秀聪告别。

离别时,吴秀聪“老师“已哭成了泪人。

在抵制支教闭门念经的日子里,吴秀聪能在我们面前抽泣,已经鼓足了何去何从的底气。

美籍华人杨本华先生与代课老师吴秀聪告别。

杨本华与村长吴求安。

杨本华与志愿者唐霞在单亲孩子吴明智家做活路。

吴明智家今年的收成。

志愿者唐霞在吴明智没有电灯的房间体验生活。

杨本华给单亲孩子吴明智送了今年的学费。

七蔸树村小。老村长吴求安希望得到支持把这条田埂小路铺成水泥路。

告别晚会现场。

告别晚会现场。

吴明智与同伴在告别晚会表演节目。

七蔸树的孩子给杨本华的留言。

志愿者龙秋萍(前排右一)、李龙依(后排中)与七蔸树的孩子们。

离别之前,因为担心激动说不出话来,吴秀聪老先生把想说的话早写好了并特地做成了一个小牌子送给杨本华。

老村长吴求安为志愿者送行。

代课老师吴秀聪与老村长吴求安为志愿者送行。

凭什么遗忘最美的乡村教师吴秀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