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夏天,这个不悔决定
——化为清风自在飞,湘西支教夏令营之五

这个夏天,这个不悔决定
胡如梦,湖南人,中南民族大学学生
今年秋天比想象中来得快了些,九月初的武汉,就已经没有往年的炎炎烈日,二十出头的气温,伴随着阴阴的天空,淅淅沥沥的雨点给人带来了丝丝寒意。早晨撑着伞,独自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下,想起了半个月前在凤凰七蔸村的支教,心窝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那时的天气骄阳似火,大家的热情仿佛都被天气感染了。那时的我们,热血沸腾。那时的日子,澎湃尽情。支教,大学期间一直心心念的事,终于在大学最后一个暑假实现了。这个暑假,准备考研的我本应该在自习室挥汗如雨,而我却三心二意,悄溜溜的跑到湘西去支教了。家人和朋友的不解并没有阻挡我的决定,因为我知道有些机会不把握就不会再光临了。很庆幸我做了这样的选择,支教中学到的东西,感悟到的哲理比大学三年来学到的都要多。七蔸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已在我心中慢慢沉淀,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质化成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一生所受用。七蔸树,这个凤凰大山里的小山村,谢谢你给我留下了如此珍贵的回忆。
在这里有杨本华大哥、潇炜深大姐这样,只会出现在故事书中的成功励志人物;有独眼残腿的70岁兼职老教师吴老师,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百年树人;有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在最艰难的时候都不曾放弃学业的吴明智,他让我领略了坚持的力量;14岁出去打拼,现在事业有成却不忘家乡的年轻导游唐姐教会了我什么叫做知恩图报;还有学历不高,但却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致力于苗族文化事业的向姐。这次的支教活动还离不开我们的宣传专员李德銘老师,他总是拿着相机默默地为我们记录整个活动的过程,还有为我们日夜奔波的司机龙炳煇大哥。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但是一颗爱心,热爱苗族家乡之心。一颗责任心,责任于祖国花朵的未来教育之心。让他们不计得失,无怨无悔地奉献于这片土地。我几乎每天都在被不同的故事所感动、震撼,震撼于他们的智慧、勇气、无私等等。才发现在箐箐校园之外,还有这样一群优秀,善良的人。
在这里结交了一群来自天南地北、共同拥有着一颗炙热爱心的志愿者。短短八天时间,却仿佛和大家结识了八年。我们睡同一个屋檐,吃同一锅米饭,早就情同手足。要管理好这样一个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幸运的是我们有小龙女(龙秋萍)这样能干的小家长,每天把大家的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大家各司其职,使支教生活井然有序。还有像宁教授(宁腾飞)这样博学的历史学研究生,他总会在空闲的时候对当代史学发表一场慷慨激昂演讲,为支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还有能弹吉他会唱歌的沙琦,他的歌声和七蔸村夜晚的星空一样迷人。还有任劳任怨的韩玉玺同学,总是抢着做最脏最累的活儿。当然我们女性同胞也没有闲着,煮饭、炒菜、清理内务等,和大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会觉得累。我们共苦,在开完例会的深夜加班讨论第二天的课程内容。在用水不便的条件下每天去挑满两大缸的水。我们同甘,在放学后一起探险山洞,寻找地下水的源头。一同在沱江边的青石板上漫步,感受凤凰的古城风韵。同甘共苦,我相信这样的情份是时间和空间无法冲淡的。
在这里还有一群可爱、单纯的孩子。他们不像城市里的孩子,不了解互联网,没吃过肯德基,没玩过变形金刚,但他们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他们充满了无穷的求知欲,好奇于我们所教授的一切东西。他们有时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在课堂上大声的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下课后他们也会围着你问许多可爱的问题。从第一天对我们的抵触,到最后一天的依依不舍,孩子们放下戒备,把心完全交给了我们。在最后要离开的那天,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的,就连平常最调皮的那几个这时候也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我知道他们一定也舍不得我们。我是最不能忍受离别场景的人,那天我默默走出教室,坐在教室外的石阶上。教室里哭声一片,我细细地观察这个小村寨,每一面土墙、每一片青瓦、每一条小道,希望能利用这最后时刻将它们都搬进大脑皮层深处,以便于以后回想起来,这里依旧清晰如初。可越是想努力地看清,眼前的景色却越变得模糊。这时,小欧(欧春来),哭红着眼跑过来抱着我。这个给我取绰号叫我胡萝卜的小男生,这个在我课堂上过度活跃的“坏学生”,此时他毫不保留地用眼泪诠释了他的不舍。他抽泣着问我:“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他的话戳中了我的泪点,眼泪没有任何预告地泉涌而出,我看着他红红地眼睛,坚定地对他点点头,”会的“,我们拉勾勾,我代表所有的志愿者来回答你们。亲爱的孩子们,以后不管你们遇到了什么样的苦难,一定要咬紧牙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永远祝福着你们。
双手合十,默默地为远方的你们祈祷。祝福七蔸村的孩子们,希望你们能一直有着最淳朴的心灵和最纯真的求知欲,长大后成为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才。祝福我的小伙伴们,希望你们一直这样健康、快乐、充满激情的生活着。祝福杨本华大哥,祝福潇炜深大姐、李德铭大哥等等为本次活动不辞辛苦的人,好人总会有好报。我相信我们后会一定有期。
湘西——我看到听到想到的
李沙琦,陕西人,中南民族大学学生
在我和我舍友巍哥、小明、江氏的再三恳求下,终于得到韩玉玺同学的同意,与他一起参加这次支教活动。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我是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但是,一来到七蔸树,见到其他的志愿者,见到杨哥等其他人以后,我感觉到了,我应当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份子,需要在这个集体中向别人学习,一起努力、团结协作。
我其实并没有把这次活动当作一个任务,而是当作一次体验——体验和不同的人一起支教的感受,体验与小孩子一起玩耍经历。因此,很多时候,我更愿意去融入集体,干一些分配的任务,诸如打水、布置教室、去教室听课什么的,虽然有时候也懒、爱睡觉。除此之外,我还喜欢与其他志愿者和孩子聊聊天。
七蔸树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吃水和交通不便。这里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其实还挺不错的,家庭经济条件没有我们想的差,相比我们家乡汉中的有一些地区,条件还是不错的。这里的人很善良、淳朴,对待我们志愿者很是热情。打水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去学校或者回宿舍的路上但凡遇到村民,他们都会亲切的与我们打招呼。孩子们呢,虽然有几个“调皮蛋”,但是,他们都是很可爱的。有些孩子性格腼腆、话少,然而,一旦和他们熟悉了以后,他们实际上是真心实意的喜欢你的。
在这么多的孩子里,很多孩子我都印象深刻。但是,给我最大震撼的是一次吴**说的一句话。听我们一起支教的志愿者彭云说,她问过吴**关于妈妈的事,吴**告诉她说,妈妈走了。其实,她妈妈已经去世了,她也知道这个情况。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来说,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否会给她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我不知道。一天在教室里,她拿着昨天我们送给她的hello
kitty玩具在玩,我过去问她:“你喜不喜欢这个娃娃呀?”她说:“喜欢。”“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它叫hello
kitty”,我接着说。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她指着hello
kitty一只眼睛下方的三根眼睫毛,告诉我:“它哭了。”当时我的心里就好像是什么被打翻了似的,我连忙向她解释说,“不是的它没有哭,那是它的睫毛”。我还指指我的眼睛,告诉她:‘“你看,我的眼睛上面是不是有睫毛,下面也有是不是?它的眼睫毛也是这样的。”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了。我不明白,她这样说的话是否与她的家庭情况有关,是否是因为她的不幸而给她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影响;对于那个hello
kitty玩偶的认识,是否是她内心的真实的心理写照?如果是这样的话,她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苦亦或是其它的许多我所不能理解的情感去生活。但是,好的一点是,她并不全是悲观的,在以后的几天中,我看到了她的笑容,含蓄而可爱,其实,她很坚强、也有很多快乐。这是很多人办不到的,我感觉她真是很了不起。
在支教过程中,我教的课不多,主要教了两节体育课,内容是拔河、持球跑。一拔河,那个局面就难以控制,还没有吹口哨,那些孩子就开始拔起来,一个个气宇轩昂的。每次基本上都是等吹起口哨时,就已经有一方有获胜的端瞄了。我和子绮姐、亚明他们几个人在旁边都很难控制局面。孩子们只要把绳子一拿在手上,双方的手都是紧紧的拽着的。最后,好不容易,在我们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勉强按规则把这场很不规范的比赛画上了圈。不过想想,我们去支教,不就是去带给他们快乐吗?只要他们玩的开心,我们就做对了,我们也就开心了。
说完上课的一些经历,我再来说说团队中的人吧。我个人感觉,这次去的人都挺好的,至少我看到的是每个人对别人都很真诚。宁教授,住我旁边,活泼、搞笑、知识丰富,还带点小反叛精神。皮卡丘和贾哥,挺可爱的,也很风趣,喜欢开玩笑,更加喜欢被开玩笑。尤其是皮卡丘,心里装着不说,非要以开玩笑的口吻问她才说出来,甚至有时候问了也不一定会说。她俩是我们团队当中最爱笑的。亚明,喜欢说也喜欢听,更喜欢和孩子玩,很受孩子欢迎,搞主持的,朗诵不错,哈哈。何妈妈和张氏二姐妹,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但是却心地善良、关心他人。彭云也很内向,腼腆,话不多,但是一旦熟悉了,我发现话还是挺多的,也喜欢开开玩笑,重感情。玉玺嘛,这都老熟了,优点大家都看见了,我说点缺点吧,这家伙太较真了、把每一个细节都当任务完成,心里藏的事是不是太多了啊?不过好的一点是,我家玉玺心态良好,要是我的话可真是受不了。文静、茜花,两个老乡,抱歉的是我的陕西话不地道,虽然个人感觉模仿能力很强,但是,还是没能与你们用方言聊多少天。文静其实挺有心的,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上了祝福的卡片,与我们一起玩天黑请睁眼的游戏。茜花呢,虽然一起聊的少,但是,我感觉人很好,有点小自我,小不点的样子,还和哥是一个星座的呢,应该是有很多共性吧。小龙女,很佩服你的是你参加了那么多的实践活动,在校外还干了很多让我们都难以想象的兼职工作,对人很热情、组织能力很强、很有领导才能。我一个男生都自愧不如,要向你多学学才是啊。莲子姐,有理想,有爱心,为了参与公益活动,工作都抛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对了,还和我一样喜欢民谣,托你的福我们与一名民谣音乐人静距离地“接了个洽”,很high。子绮姐,台湾同胞,港台口音纯正,人类学重镇哥伦比亚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在读。有传统的人类学家坚持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的良好传统,告诉我说要在北京坚持做一年以上的田野工作,关注的是流动人口社区的子女再教育问题。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子绮姐除了做一些记录之外,还喜欢参加一些活动,如负责煮饭、家访等,对人很关心,也很耐心地听别人讲话。龙哥、向姐、李哥和萧姐、唐姐,平时交流的相对少一些,但是,和我们一起去参加活动,为我们安排住处、饮食起居、出行与游玩,花了不少心思。龙哥是重感情的人,有爱心,无私奉献。唐姐,很励志,经历丰富,勇敢坚强。向姐,事业干得很好,尤其是让人感到敬意的是面对生活,已经四十多岁、两个孩子的母亲,还能一直有梦想,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想到了,就真的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了,还干的很成功,让人敬仰。
杨哥的教学着实让我感到很感动。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身体状况也有些欠佳,但是,却身体力行地去参与自己组织的每一个活动。他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任凭孩子们怎么调皮,还是认真地教他们,有些孩子不敢去唱歌,他就直接走到他们的座位前面,搬开桌子,搂着孩子一起唱。在唱歌的时候,一边唱,还一边教孩子们做游戏,逗他们开心。孩子们听到他唱歌有破音的时候,笑他,他也丝毫不在意,还是继续唱着歌,玩着、乐着。我就在想,他是有怎样的心态才能这样永远耐心地给别人带来快乐,他这样做是为什么,一个完全把自己交给别人的人,是什么支撑着他前行的?做公益的目的在哪里?是为了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宽慰还是为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与快乐?我想,应该都有吧,杨哥是信佛的,或许佛会告诉他生活的意义。
我们发现,上完最后一节课,很多孩子都哭了,是他们舍不得我们走,舍不得在一起的时光。我们也何尝不是呢?小孩子的的内心永远是单纯的,想到什么就表达出来了。我们却不是这样,有时候有些想法,面对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出来,很多时候甚至还会藏着掖着不说或者是故意的迎合与讨好他人。
最后一天晚上,是在凤凰古城过的,逛完古城,吃完东西,找了个靠沱江的清吧坐下来,我还自告奋勇上去拿人驻唱歌手的琴,像模像样地唱了几首歌。虽然声音不好,技术也不怎么样,但是,还行吧,至少不难听,客人没走嘛,呵呵。
转个圈,又回来了,生活复归平静,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自习室)、食堂、宿舍。一个经历,貌似做了个梦,回忆留下了,但是,当时的激动可能过上几天就烟消云散了,别人给我的启发可能不久就不在了。别人的生活可能永远都是别人的,自己体味不到多少,自己的生活还是这样的,乐观也好、悲观也罢,先过吧。希望能好好生活,多帮点别人也帮点自己,以后再能帮点家人朋友就行了。我的生活里,干的任何事都是体验的一部分吧……
湘西支教的一些事情
程燕,甘肃人,广东金融学院学生
那个叫欧春来的小孩。
不管我们走了多远的路,坐了多久的车,我们的心都在那个叫七兜树的地方,我们的目光都是看着一个方向,那群满脸天真笑容的孩子,那条曲曲折折上学的小路,那个只有两间教室的学校。这些都是这个仲夏最美的记忆,也是最难忘的困苦。我不知道那些孩子是不是对自己对家人对未来有期望有展望,我们也只是看着他们的生活现状,默默的观望能做的却那么少。
记忆中深刻的小孩叫欧春来,那个整天嘻嘻哈哈整天追着我要相机拍照整天活蹦乱跳的小男孩,离开凤凰后,心中挂念最多的就是他。现在想起在凤凰支教的日子,想起他简单的开心想起他单纯的微笑,不论现在多么难过的日子总能雨过天晴,我喜欢他。还记得有次上弟子规,支教老师让大家朗读,看他积极的举手表情显得很满足,那一刻才发觉原来这样简单的事情就可以让他们快乐一整天,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可以背下一段,要是七兜树的教育不是那么糟糕,我不知道未来的路上他会怎么摆脱现状的束缚,去赢得自己的天空。亲爱的小孩,请好好努力,我们都在看着你。支教的日子是短暂的,那些日子是永远的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的都不能抹去!最难忘的场景是离别的时候,所有人都哭了。平时最活跃的欧春来满眼含泪,依依不舍的眼神我今身难忘,我不知道我们在七兜树带给他们什么,那一刻,看着他们真的很心痛,他一直趴在桌子上哭,我就在他旁边,轻轻的告诉他:“别哭,我们都是坚强的孩子,你是男子汉,要顶天立地!以后要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轻轻的拍着他,最揪心的是他问我:“那你们还会来看我们吗?”当时我愣了一下,很用力的点头告诉他,“肯定回来,只要你好好学习。”当时已是泪流满面。我亲爱的小孩,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长,以后的路都要自己走,我愿有一天,我们依然在七兜树的蓝天白云下不顾一切的奔跑,依然可以看到你们爽朗的笑,依然陪着你们简单快乐!
那条走不完的山路
支教地点是七兜树,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吴秀聪,已经70岁,一个眼睛瞎了,一个腿残了,吴老师初中毕业从1964年就在这个学校任教,那时候每个月只有5元,代课14年了,现在的工资也只有1600元,写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你可能不知道原因,他每天往返都要走大概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走到学校,不,准确的说是在山路上奔走为了不迟到,不管怎么样的天气,他永远坚定不移。最特殊的是他走在路上永远都是拿着一把镰刀,山路险峻如若不是他走,那条山路已经被杂草封住了。8月23日,我记忆深刻的一天,我们支教的部分老师从吴老师家和他一起走了一遍山路,没有亲身体验就真的很难感受他一70岁老人的艰辛!那条路是我从小到大走得最难走得一条路,一边是高山一边是低涯,人可以走的地方感觉只有70-80厘米那样宽,路两旁都是杂草和树木,吴老师一直在前面用镰刀砍了多余的树枝和杂草为我们开路,已经一个暑假没走了,那条路如果没有吴老师,我想恐怕早就消失在大山深处了。后来和吴老师交流,我问他:“您还要教多久这些孩子还要走几年这样的山路?”他若有所思的深深的吸了一口烟说:“我要教他们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为止。”我敬佩这样的执着和勇气,他坚定不移的眼神看着让人心疼,那些孩子永远是他的支柱,他的牵挂。我想所以才无怨无悔。那些孩子是他的希望,所以努力让希望一直不灭!吴老师,是我们不得不敬佩的人。当晚的篝火晚会,我们为吴老师发了锦旗。这是他应该得的。与吴老师的告别,他握了每个人的手,很用力很用力的握手,与我握了三次满眼含泪,他走得时候一直说感谢我们,几步一回头一鞠躬,永身难忘!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身体健康,我们会努力让更多的人去帮助他。
杨哥,值得敬佩的人。与每个人的相遇我相信都是缘分的安排,你遇到的每个人都是有一定的缘由,所以一直都是且行且珍惜!
杨哥全名杨本华,美籍华人,出生于台湾台北,16岁赴美留学,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现任中华慈善总会特邀理事,,华藏山社社长,中华民族发展研究院执行主席。杨哥带给我们的真的太多,我知道用简单的语言已经无法写出杨哥在大家心中的形象,他总是像一个父亲一样和大家交流,大家更乐于叫他杨哥。这样更亲切。与杨哥聊到中国的教育,他意味深长的说:“中国的教育有严重的问题,基层公教人员的制度有严重的弊病,长久下去中华民族将出现危机。一般来说民族危机是因为两个原因。一,良性的革命推翻政府,二。没有文化的人的造反。而这些都是流血的革命!”说完我沉思许久,基层教育如若长久出现问题,那民族危机将指日可待。交谈过程中,杨哥鼓励我要走出去不要浪费生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快乐的心态,都要让自己享受你所做的事情,要放开自己的胸怀,拥抱自己不同的精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杨哥的教诲将引导我努力寻找自己的精彩。并且也做一个大爱的人。
向秀平,值得尊敬的伟大女性,一直想把对向姐的喜欢和欣赏写下来,总觉得动笔踌躇。她的故事太多太多她的经历太长太长。《向秀平,传承传统美德的伟大女性,弘扬民族文化的杰出精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6320e0102ed3g.html
向秀平姐姐,祖籍湖南凤凰人,金水岸连锁酒店总经理,苗族古歌演绎苗族刺绣的领军人物。凤凰苗族古歌百绘园总策划,听了她太多的故事,我们惊叹于她的执着努力,敬佩于她对苗族文化的传承所作出的努力。她花十年的时间自己集资一百多万完成了《苗族古歌》的巨幅刺绣。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她请了48个绣娘花两年多时间完成长达148米描绘苗族从人类起源到现在社会苗族的生生不息的发展历史,去她家里看了那个148米的伟大刺绣民族瑰宝没有人不为之惊叹,由衷的敬佩她的无私。
在生活的接触中,向姐就像一个贴心的大姐姐,她的乐观她的心态真的让人觉得她好年轻。只是时间短暂相处的日子总是有限,只愿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生活顺顺利利。好人一生平安。
一数分别也有些时日,不管未来怎么样,我们支教的队伍永远都是一家人,只愿在未知的路上,有期待有新生,我们都是华藏山社的一份子,所以众志成城,继续做一个温暖的人,带着爱和感动一路前行!
最后把我们离别前唱得最后一首歌送给大家《再见》: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
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我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 ………
相关图片:
部分志愿者在学校草地与孩子们一起合影。
李沙琦与李亚明在抬水

那个叫欧春来的小孩.
那个叫欧春来的小孩.
那个叫欧春来的小孩和他的小伙伴。

那个叫欧春来的小孩和他的小伙伴。

支教志愿者睡觉的地方。

支教志愿者睡觉前在地铺谈感想。
支教志愿者在教室与孩子们谈感想。

支教志愿者与孩子们放飞梦想。

孩子们放飞梦想。

支教志愿者与孩子们放飞梦想。

胡如梦(右)与龙秋萍(中)彭云(左)在教室建立学生档案。

胡如梦(右一)与欧子绮(右二)莲子(右三)彭云(左)在分别时合影。

程燕与吴秀聪交流。
程燕在毛都塘村拜访代课老师吴秀聪时他吴秀聪在山顶合影。

李沙琦与欧子绮、莲子在分别时合影。

程燕与段翠环放风筝。
离别的苒火晚会。

在离别的前夜,李沙琦面向夜空对天放歌《这个夏天,这个不悔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