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甘肃行之五,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

标签:
西部铭记杂谈 |
分类: 活动纪实 |
从我们到来那天开始,这些从未走出山外的孩子,就把学校当成最快乐的家,支教老师便是他们最亲的亲人,无论是睛天还是下雨,每天天亮,所有的孩子都来到了学校,有些来得很早的孩子就和我们的支教老师一起吃早饭,饭桌上孩子们开心得笑着闹着,支教老师就是他们的玩伴,共同分享在学校和家庭的喜怒哀乐。每天来学校看看的老村长李智仁笑着说,我总有一种感觉,从你们来到这里支教之后,这个破落的小学已变成这个世界最圣洁的学校!
支教老师的到来,破落的小学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由于这里没有网络,发一篇稿子需要通过无线网卡完成,可微弱且要命的信号像雾像雨又像风,当你正要发稿的时候,信号也消失了。因此,所有感人的话题,像来不及收割的小麦一样堆在眼前,今天所说的一切,全是昨天的故事。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支教的授课内容除教科书之外,还开设书法、手工、舞蹈等课程。支教老师告诉我,来这里之后,所有的努力都为了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快乐,争当孩子眼里最合格的老师。小朋友苏建忠告诉我,支教老师们都管他叫“小树懒”,他一到下课时间就爱抱着老师的腿,不放手地往上爬,时常对着老师们露出可爱撒娇的神情,这一招还挺管用,常为他赢来一些小零食的“奖赏”。他开心,全家人也为他开心。
我发现,孩子们的一些举动在某些时刻最能触动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偏远的农村,吃块巧克力是件奢侈的事情。学校附近的小店也只有一些在城市里几乎绝迹的廉价糖果。一天,中班的王乐乐同学却拿着一块包装精美的巧克力送给她的舞蹈老师。事后,支教老师黄莹告诉我,接到被孩子手心握得有些融化的巧克力非常感动,徐乐乐同学的爸爸在遥远的县城干活,一个月回家一次,偶尔带给她的一些小礼物。其实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农村的这些孩子非常淳朴,当他们真心喜欢这些外地老师的时候,就特别亲近这些老师,虽然只是一块巧克力,可确实是孩子最美的心灵体现。当信任,真诚,分享这些字眼,通过这些孩子们的行为慢慢渗透进这个破落的学校,大手牵着小手已传递着一种踏实与温暖。
在支教老师中,牛艺璇的身影格外地引人注目。她来自羊城广州,今年刚过八岁,每天清晨她都会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大声地教这里的孩子们读《弟子规》。小老师牛艺璇上课的认真劲头一点也不比支教的哥哥姐姐差,她说,自己从小就被城里的父母领着背过《弟子规》,她可以带着这里的小朋友们去读读背背,和这里同龄的孩子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并把所有的微笑带回了家。
支教地点------贫穷、落后、美丽的宽沟村外景。
支教的授课内容除教科书之外,还开设书法、手工、舞蹈等课程。
年龄最小的支教老师牛艺璇在领读课文。
年龄最小的支教老师牛艺璇在帮助小朋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