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甘肃行之三,沧桑不该写在孩子的脸上

标签:
西部铭记 |
分类: 活动纪实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为建立新政作出重大牺牲和特殊贡献的陕甘宁边区的
家访的时候,育凤对着镜头做了个有趣的动作。
育凤拉着支教老师黄莹的手诉说被父母抛弃的苦情。
支教老师黄莹(右一),牛丽敏(右二),张守娥(右三)分别与孩子爷爷奶奶交流。
支教老师黄莹(右一),牛丽敏(右二),张守娥(右三)分别与孩子爷爷奶奶交流。
支教老师牛丽敏在孩子家打满天飞的苍蝇。
王育凤、王育珍姐妹俩和奶奶合影,希望出走十年的爸妈能看到。
王育凤、王育珍姐妹俩和爷爷奶奶合影,希望出走十年的爸妈能看到。
王育凤、王育珍姐妹俩合影,希望出走十年的爸妈能看到。
王育凤、王育珍姐妹俩合影,希望出走十年的爸妈能看到。
支教老师牛丽敏(右),张守娥(左)和奶奶与王育珍合影。
支教老师黄莹与王肓凤合影。
王肓凤的爷爷照相给出走十年的儿子看,他还活着。
王肓凤站在门边拍照让出走十年之久的父母知道,她长大长高了。
支教老师黄莹在家访中与柏延红在羊圈合影。
尽管养绵羊是当地民众唯一的经济来源,由于土地荒漠化长不起草,想养也养不了几只。
李兴斌“小老头”家的羊圈。
支教老师吴海霞(右)和李兴斌的母亲在象征财富的羊圈前合影。
本人在学生陈国龙家与他的奶奶合影。
支教老师吴海霞(右)在家访中与学生合影。
沧桑写在了孩子李兴斌的脸上,人称“小老头”。
支教老师吴海霞在家访中与学生李兴斌“小老头”合影。
支教老师吴海霞在家访中帮助学生李兴斌“小老头”捡羊粪饼干。
支教老师引导学生李兴斌“小老头”与同学玩耍。
支教老师引导学生李兴斌“小老头”与同学做操。
支教老师骆凯妍引导学生李兴斌“小老头”与同学做操。
支教老师吴海霞在家访中帮助学生李兴斌“小老头”烧水。
支教老师吴海霞在家访中帮助学生李兴斌“小老头”认字。
学生李兴斌“小老头”向老师致谢。
支教老师引导学生李兴斌“小老头”与同学做操。
父母外出不归的学生陈国龙的家。
支教老师组织学生做户外游戏。
支教老师牛丽敏在家访中给学生陈国龙的弟弟做按摩。
支教老师组织学生做户外游戏。
支教老师组织学生王育凤做户外游戏。
支教老师组织学生王育凤做户外游戏。
支教老师组织学生马佳丽和徐兴莉做户外游戏。
沧桑也写在孩子家长的脸上。
留守的老人在秋收。
留守的老人在秋收。
留守的老人在秋收。
用泥巴和木棒糊弄起来的低矮土屋。
用泥巴和木棒糊弄起来的低矮土屋。
让他们支撑下来的唯一财富,就是在布满泥沙的院落暴晒做饭取暖的羊粪和堆积如山的麦杆。
贫困的边区民众依然热爱毛大爹,希望得到毛大爹的护佑。
支教老师张守娥在家访中给学生陈国龙的奶奶送“温暖”。
支教老师黄莹在家访中与陈国龙的奶奶合影。
支教老师杨冠泽、相天宜、李鹏程在家访中帮学生家收麦秆。
象征边区老百姓生活状况的枯树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