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几所大学之一——西澳大学

标签:
澳大利亚大学杂谈 |
分类: 大学 |
澳大利亚虽没有排在世界最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但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大格局看,澳大利亚的高等高等上总体属于或接近世界一流,与欧美、日本等国在同一水平上,由于属于英联邦国家并以英国移民为主体,传承英国传统,因此更接近英式教育。全澳大利亚有39所大学,除两所私立大学外,其余都是公立大学。这39所大学大学各有特色,与我们国家不同的是它们之间的办学实力不是相差的极为悬殊,而是相对均衡。在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美国常春藤学校那样的学校,就是他们所称的"八校联盟",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西澳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得雷德大学。这些大学都是亚太地区的著名学府,一般稳定在亚太地区的前25名至30名之内,在国际学术界也有较高的声誉。
去年到澳大利亚学习期间,去了几所大学学习和访问,有40多位教授和专家授课,其中包括5位大学校长和澳大利亚教育部前部长。西澳大学既是学习培训的第一站,也是集中学习时间最长的大学。不同于以往教育部派出的校长班,把学习的地点放在比西澳大学更有影响力和实力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或墨尔本大学,而是选择了西澳大利亚洲的西澳大学。西澳大学所在地帕斯是全世界最孤独的大城市,离本国的其他大城市有几千公里,离它最近的其他大城市就要跨洋过海到亚洲的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了。这么一个“远离”世界的大学,在澳大利亚知名大学中排名居中,各种办学资源并不丰富,但其经常性的世界排名却在我国的北大、清华之前,确实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主要针对西澳大利亚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作物培育而设置的,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如工学院、自然科学和农业学院等)。西澳大利亚大学在澳大利亚大学科研成果排行榜上位居第三,2004年课程质量排名位居第一、2005年本科生整体素质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
西澳大利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建筑、城市规划与艺术学院,文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计算与数学院,法学院,生命与物理科学院,医学牙科与健康学院,自然科学与农业科学学院等九个学院;2009年学校科研总经费达1.6亿澳元(其中来自长期合作单位的科研经费74万澳元),学校总收入达7.4余亿澳元,发表论文、著作、教材达2000余篇部(其中在自然科学和程杂志上发表论文1440篇,出版专著140部,参于编写的著作达178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42篇)。2010年学校有当量教职员工3526人(按每人一周工作35小时当量计算得到),其中当量教学科研人员1445人(约占41%,纯教学人员26人、教学科研人员868人、纯科研人员536,其它人员15人),管理和其它当量人员2081人(约占59%,纯科研人员225人,其它人员1856人)。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达22590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6183人,研究生5371人,国际学生5033人)。这么一所“远离”世界中心的大学,其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主)的规模达到了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其国际化程度较高,国际化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之一。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2010年西澳大利亚大学位居全球排名第113
学校的学术行政管理分为校、院(faculty)、系(school)三级体系,其行政权力在系,系是学科和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也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完成者。系主任是行政负责人,也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发展的负责人,学校的各项发展指标都是通过系的发展指标来体现的。
学校的经费一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州政府给的人才培养(含研究生培养,俗称人头费)拨款和围绕国家、州发展目标给的科学研究拨款,另一部分来自于学校通过社会获得的各种款项(含捐款)。学校根据经费状况在扣除少量的管理费用外,将上述经费的大部分按照每个学院和系在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教材出版、教学课时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业绩等合理分配到各院系。各院系根据所分配的经费情况,合理确定系教职员工的岗位数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系给每个博士研究生每年约15000澳元的补助),并按每个工作人员的业绩确定对其的支持状况(配套科研经费、带研究生的数量)等。在学校给院系的拨款中包括员工的工资,学校对不同级别的员工确定了统一的工资级别。其中讲师的工资分为8级,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的工资均分成6级,教授的工资分成4级,学校设有Winthrop教授用于对学校有较大贡献的教授,该级教授的工资不设级别。除工资外,学校还对院系的教职科研人员、院长、系主任等制定学术津贴标准,其中院长、系主任的津贴是根据学院、系的规模来确定的,这些津贴也由院系从学校拨款中支付给每个员工。
西澳大利亚大学围绕着在2013年进入世界100强、2050年进入世界50强的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践证明这种体系是卓有成效的(其全球排名位置在不断提升)、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本文将以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科研人员为例来介绍该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西澳大利亚大学为了适应国家、州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花四年时间正在酝酿对进行本科教育的改革,其改革方向是向宽口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拟将原有的几十个本科专业变成5个专业,这是非常有意思和非常大胆的探索,全校10000多名本科生仅仅只设5个专业,全世界其他高校还没有这么大胆的设想。该方按预计将在2012年正式实施,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学校制定了学生权利和责任的章程,将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来培养,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思想,每个员工都对学生的学习、研究、参于负责,强调多样性和公平公正原则,形成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上课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性和荣誉感,把上好课作为一种非常崇高的荣誉。正因为学校对本科教学的高度重视,2004年课程质量排名位居第一、2005年本科生整体素质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
学校对本科教学除了进行正面引导外,学校还成了了教学进步中心。该中心的职责是提出相关的老师在教学成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课认真程度等方面的问题,请每个学生对所学的每门课程进行评价和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中心根据学术的评价,形成对老师的总体评价,学校将这些评价与年终考核结合,其结果对老师的晋升具有教好使用作用。
西澳大学“远离”世界,虽然自然环境在全澳大学中名列前矛,但教学资源并不丰富,以我的感觉,甚至不如我国许多大学的办学基本资源丰富,但它在学术排名和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方面比我国许多知名大学强很多,还产生了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方面确实值得我们探究,有些东西我还在思考中。
西澳大利亚大学是全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最好的大学,从以下几张照片可窥一斑。
这棵大树下可站几千人。
校园内的学生活动中心的一个入口。在西方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很大规模的由学生自己管理的学生活动中心,内设餐饮、书店、超市及各种学生活动的场所。
西澳大利亚大学有大小5个图书馆,上下两张照片是其中的两个。
校园内的住宅。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孔子学院是全澳大利亚最大的孔子学院,这是学院入口处。
上图为孔子学院的主楼,下图为内花园一角。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学区外有五个学者和学生生活社区,可为1200余人提供宿舍。住宿费用很高,一周的费用约250—300美元。而大学周边又是富人区,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到比较远的地方寻找住所,来去要花很长时间。特别是有些公交车到下午六点半就停运了,因此下午一下课,学生们纷纷迅速离开校园,偌大的校园显得很空荡。不像国内大学,要为全体学生提供宿舍。上课时校园内很安静,下课后熙熙攘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