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坎儿高等教育 |
分类: 杂谈 |
前几天公差外出,无暇上网,待回家打开我的博客一看,只有一篇新评论。
这篇新评论所用风格此前我还未遇到过,开门见山,张口便骂:“去你妈的,你这虚伪的穷酸外加傻逼...。”细一看,原来是对我的“又见王大宾”这篇博文表达了他自己强烈的不满,“好像”他是一个正义感极强,嫉恶如仇的人。我认为没必要和这种人交锋,他或者是没有仔细看我的博文,或者就是想发泄发泄,来个逮谁骂谁,再或者...,上来便骂,不是没教养就是没本事。我大体说得上阅历丰富,所见甚多,加之现在是教师,口齿伶俐,声音高亢,语速很快,真要对骂起来,此公恐怕不是我的对手。但我可能还真不会骂人了,想了半天,如果我真的和人对骂,也许我骂的最高等级也就是诸如“奶奶的熊”这类的语言了,这其实也不是我的语言,而是我的好友可能用到的最高等级的骂人语言,如果用地方语音骂这句话,好像还挺有韵味儿的。我也并未删去这条评论,开博以来我也未删去任何评论,除非有人骂的太不像话,连祖宗八代都翻出来。
其实我并不在意别人骂我,我倒是在意是什么人用这种方式骂人。他是大学生吗,他受过高等教育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我会感到悲哀,为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悲哀。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希望所培养出的学生高尚优雅,而不是低级粗俗。我们没能做的更好。
这些天,又闻学校的一位年纪不很大的教工几乎没有征兆的离去,联想到这些年学校的几个还是青壮年的老师英年早逝,有的就倒在了工作的岗位上,他们像学校的很多老师一样,一直在透支着自己。很多老师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并不为大多数人了解,而且有时还要承受“教育腐败”的骂名,为此我为他们感到难受。我们没能做的更好。
年前,学校一个开朗漂亮的女生选择了一种非正常的方式告别了她的亲人、她的同学们和她的学校,一个帅气的男生在顽强的抗争后,也终于还是没能躲过病魔的追杀。我暗自落泪,为了他们如花的年轻生命,他们是我的学生,他们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没能做的更好。
每每想到此,再想到一些其他的事情,我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挫折感,觉得我很失败。
我真的很失败吗?我知道我在迈一个坎儿。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跨过---这是一个学生最近一篇博文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