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气血津液理论,对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病人气、血、津液的具体病机和证型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一节 气病辨证
气病辨证是以气的生理功能为依据,分析、判断导致气病的原因、病机及证型的思维过程。
一、气虚证
(基本概念)气虚证是指元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辨证要点)神疲乏力,声低息弱,少气懒言,动则加重。
二、气陷证
(基本概念)气陷证是指因气虚升举无力,清阳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辨证要点)腰腹气坠,久泻久痢及脏器下垂或脱出,伴气虚证。
三、气虚不固证
(基本概念)气虚不固证是指因气虚导致对精、血、津液失其固摄功能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辨证要点)气虚证表现,伴精、血、津液之一者过度外泄症状。
四、气脱证
(基本概念)气脱证是指元气衰极而气欲外脱的危急证候。(辨证要点)呼吸、脉搏极度微弱,神志昏愦,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五、气滞证
(基本概念)气滞证是指人体局部或全身气机不畅所致停滞不行所表现的证候。(辨证要点)一是腹满、痞闷或胀痛、串痛、攻痛,按之无形;二是随嗳气、太息、矢气可缓解;三是症状每随情绪波动而改变。
六、气逆证
(基本概念)气逆证是指体内气机应降反升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证候。(辨证要点)肺、胃、肝气与冲任脉气上逆,气上冲经口鼻而出;或头面气血有过度充盈、淤滞。
七、气闭证
(基本概念)气闭证是指脏腑及其官窍因气机闭塞不通所导致的危急证候。(辨证要点)发病突然,常以昏倒、窒息、绞痛、二便不通,病情急骤而危重,病程较短。
第二节 血病辨证
一、血虚证
(基本概念)血虚证是指血液亏少,不能滋润和濡养肌肤、经络、组织、器官、脏腑所表现的虚弱证候。(辨证要点)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脉细。
二、血瘀证
(基本概念)血瘀证是指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迟滞,失去血的滋润、濡养功能而产生的各种证候。(辨证要点)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疼痛状如针刺,痛处固定,肿块不移;口唇、舌、指甲青紫。
三、血热证
(基本概念)血热证是指邪热侵入血分而迫血妄行所表现的血分实热证候。(辨证要点)出血势急、量多而色鲜红,身热夜甚,伴烦躁,神昏,狂乱,舌绛,脉数有力。
四、血寒证
(基本概念)血寒证是指寒邪凝滞血脉,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辨证要点)局部冷痛、青紫、肿胀,得温痛减,舌淡紫,脉弦涩或沉迟。
第三节 津液辨证
津液辨证是根据津液代谢的生理特点,分析判断津液代谢异常的病因病机及相关脏腑病变的辨证方法。
一、津液亏虚证
(基本概念)津液亏虚证是指体内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孔窍失却津液的滋润濡养所表现的证候。(辨证要点)干,即肌肤、毛发、官窍、大便、舌苔干燥;渴,即口渴喜饮;瘦,即慢性消瘦、目眶深陷;细,即脉细或细数。
二、津液内停证
(基本概念)津液内停证是指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停聚体内所表现的证候。总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使津液内停而变生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进而形成痰证、饮证、水证、湿证。(辨证要点)痰证:有形之痰,可见可闻可触;无形之痰以上述特定症状加苔腻脉滑。饮证:咳痰清稀量多、呕吐清涎、肠鸣、胸肋积水征及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水停证:水肿,小便不利,或腹水。内湿证:脘痞腹胀、呕恶纳呆、便溏,常伴身重体困、分泌物稠浊量多,苔腻脉濡。
第四节 气血津液兼病辨证
一、气血两虚证
(基本概念)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证和血虚证同时存在的证候。(辨证要点)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气短、眩晕乏力伴气血两虚见症。
二、气虚血瘀证
(基本概念)气虚血瘀证是指气虚运血无力而致血液淤滞所产生的证候。(辨证要点)神疲乏力、气短,局部青紫或刺痛瘫痪,舌淡紫或瘀点。
三、气不摄血证
(基本概念)气不摄血证是指气虚无力摄血而致血溢脉外的证候。(辨证要点)慢性出血,面色白,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四、气随血脱证
(基本概念)气随血脱证是指因大出血而导致气脱的危重证候。(辨证要点)大出血的同时出现气少息微、大汗淋漓、神情淡漠或昏愦。
五、气滞血瘀证
(基本概念)气滞血瘀证是指气机郁滞而引发血瘀的证候。(辨证要点)局部胀满、刺痛,面色晦暗,舌紫或瘀斑,脉弦涩伴气滞见症。
六、气虚津泄证
(基本概念)气虚津泄证是指气虚不能摄津而致津液外泄的证候。(辨证要点)一般气虚症状加上汗、尿、涎、白带等任何一方排泄过多而清稀。
七、气随津脱证
(基本概念)气随津脱证是指津液大泄导致气脱的危重证候。(辨证要点)津液外泄的同时,出现气脱的表现症状。
八、气滞津停证
(基本概念)气滞津停证是指因气滞而导致津液内停的证候。(辨证要点)津液内停证和气滞证并见。
九、津血俱亏证
(基本概念)津血俱亏证是指津液亏虚证和血虚证同时存在的证候。(辨证要点)孔窍干燥、尿少渴饮、面唇淡白、眩晕心悸、舌淡脉细。
十、痰瘀互结证
(基本概念)痰瘀互结证是指痰浊与瘀血相互纠结而停于人体某部所致的证候。(辨证要点)起病缓慢、病程缠绵、舌紫暗苔厚腻、脉弦滑。
(作者:紫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