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辨证,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中医病因学的指导下,根据临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以确定引起疾病具体病因的一种辨证方法。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外感病是指感受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等外邪引起的疾病。外感病因辨证的重点是识别外邪的具体种类。
一、六淫辨证
1、风淫证候 辨证要点:以恶风、汗出、喉痒、脉浮,或中络中风,或行痹等见症为辨证要点。
2、寒淫证候
辨证要点:外寒证以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内寒证以畏寒喜暖、神疲及排泄物清冷为辨证要点。
3、暑淫证候 辨证要点:抓住两点,(1)夏暑当令,气候炎热;(2)热盛气阴两伤并重。
4、湿淫证候
辨证要点:以病程长而缠绵,见困重、酸楚、痞闷、腻浊为辨证要点。表湿证以湿滞肌表、关节的表现为主;里湿证以湿阻中焦、运化失职的表现为主。
5、燥淫证候
辨证要点:外燥证多发于秋季,以皮肤、孔窍干燥或干咳为辨证要点;内燥证无季节性,多见于温热病后期,以全身津液亏损为主。
6、火淫证候 辨证要点:以壮热恶热,面赤渴饮,烦躁出血,舌红绛为辨证要点。
二、疫疠辨证
疫疠是指感受疠气所引发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辨证要点:以传染性强、患病人群症状相似、发病急重、传染快,兼燥热或湿热为辨证要点。
第二节
内伤七情辨证
内伤七情辨证是指以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所致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为内容进行辨证的方法。七情致病特点:1、触遇即发,发即脏腑里证,且以气机紊乱为特征;2、不同情志过激所伤害的脏腑及所引起的气血失调的倾向亦不同;3、常引起精神症状及身心失调性疾病;4、情志过激所致病证的发作、消失及轻重变化常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辨证要点:一是通过问诊可了解到患者此次发病与某种情志过激的内在联系;二是临床表现中有精神症状体征;三是症状复杂多样,且往往随情绪波动而发生变化;四是情志过激主要伤及心、肝、脾三脏,因此,以这三脏临床表现为主。
第三节
劳伤辨证
劳伤辨证是指以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所致的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为内容进行辨证。致病特点:一是渐积而发,发病徐缓,逐渐加重,病程较长;二是以伤及脏腑气血为主,其次可伤及筋肉、经络及关节;三是多表现为虚证和慢性病。辨证要点:有过劳或过安逸的经历;起病缓慢而症状逐渐显现;不同劳伤病因的病机、证候重点不同。
第四节 食积与虫积辨证
食积辨证是指以食积引起的内脏功能失调,气血紊乱为内容进行辨证。辨证要点:以脘腹胀满或痛、嗳腐吞酸、纳呆厌食、排便臭如败卵、舌苔垢腻、脉滑有力为辨证要点。
虫积证是寄生虫侵入机体,以致阻碍脏腑气机,耗伤营血所表现的证候。
第五节 外伤辨证
外伤辨证是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导致外伤的病因。
(作者:紫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