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二百零一)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13·12)
(2023-01-16 08:04:35)
标签:
五年规划十三五脱贫返贫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二百零一)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13·12)
笔者按:“十三五”之前,我们努力地进行“脱贫”攻坚。之后的“十四五”及或将在更长的时期,要为防止“返贫”而努力。这真所谓“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让十四亿国人共同过上不断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无疑还需要许多个五年规划,来好好地规划规划呢!而这些规划,其实不仅仅在于之前的“脱贫”和之后的防止“返贫”,更在于其从产业环境到市场环境,以及从经济社会环境到自然社会环境的客观、系统而科学地规划及治理呢!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十三期)
(2018-2019)
脱贫的大环境与小环境
这些年来,我国一方面要脱贫攻坚,同时另一方面,还要防治返贫,这真可谓是一项即具现实、又具历史意义的艰巨任务。不过,以笔者愚见,无论是脱贫攻坚也好,防治返贫也好,其实都是要从其攻坚、防治的经济社会环境入手,方能标本兼治、长治久安。这样的环境,对于我国的一系列脱贫工作来讲,无疑应有其大环境、小环境之分呢!而这样的大环境、小环境,又是什么呢?在此窃以为无它,这大环境,应当是产业环境、市场环境;这小环境,应当是区域环境、政策环境。
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是我国脱贫攻坚和防治返贫的大环境的根本要义。首先是脱贫攻坚和防治返贫,不是或不仅仅是找什么市场,而是或更主要是建什么市场、链接什么市场和融入什么市场的问题。其次则是脱贫攻坚和防治返贫,不是或不仅仅是办企业、搞产品,而是以企业的商品生产流通及再生产流通或创新性生产流通,去在建立、拓展商品链的同时,围绕市场的价值生产流通需求,去不断的延伸、拓展其产业链。
就我国的脱贫攻坚和防治返贫的小环境——政策环境、区域环境——来讲,虽然我们有诸如五年规划之类的、中长期及中短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引;虽然多门类的诸如区域经济、特色小镇之类的社会经济建设政策的支持,但政策环境有竟或无意的、针对性的保护,以及区域环境显性或隐性的、利益化的壁垒,实际上并不能为最终或最基本的脱贫对象、返贫对象,以及相应的社会群体,提供即长效又稳定、即灵活又明确的权益保证或利益保障。
因此,就我国一边要“授人以鱼”地脱贫攻坚,一边又要“授人以渔”地防治返贫,并最终使我国从乡村、到城镇的贫困人口,彻底地摆脱始于生产、终于生活的贫困的袭扰,就必须以制度为整体的基本环境,去建立市场、产业这个大环境。并配合这个大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去相适应地营造一些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政策和区域小环境。如此,纲举目张的我国脱贫攻坚和防治返贫的事业,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附件: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章目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篇 构建发展新体制
第四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五篇 优化现代产业体系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第七篇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八篇 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九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第十一篇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第十二篇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第十三篇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十六篇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七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十八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第十九篇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第二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