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一百零二)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7.7)
(2022-11-08 08:05:31)
标签:
五年规划十二五绿色发展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一百零二)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7.7)
笔者按: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从青山绿水、到金山银山,在人类商品经济环境下;在其包括商品价值和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生产流通中,这些从生产到生活的量的转变、质的飞跃,其实就是以从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价值生产流通,再到为其价值生产流通所形成产业,以及再进一步地从其市场、再到社会,为其从量变到质变的价值、市场及经济、社会推动力。因此,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也好,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也好,其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创新、生产;离不开创新、生产的产品,通过产业化、市场化的价值生产流通,来得以实现。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七期)
(2012-2013)
用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色发展
让拥有或创造绿色主体功能区及其经济的人们,也能够通过产业化、市场化,来拥有其物质财富及权益,而不仅仅是通过政府行政、财政的投入或“扶持”,来获得其包括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是我国在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去进行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而道德手段、法律手段和政治手段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手段,都是以上述的“经济基础领域”的手段为条件、为基础的。
在今天,通过碳汇、碳排放等产业化、市场化运营;通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服务业的产业扩张,在使发达地区、制造业承担起更大的绿色发展成本的同时,使其他保持发展绿色经济及其产业、市场的社会组织,获得更多的投资及经营权益,是上述通过“经济基础领域”,来促进、保障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有关的行政手段、财政手段等,则是从一个侧面,来促进、保证上述内容得以规划、实施的手段之一。
当然,如何从政治、法律等方面,给予从事绿色经济及其发展的个人与组织,以更切合其实际经济及社会权益的保护,并对相应的、破坏这一绿色经济及其发展的有关个人与组织以惩治,则是中国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上述规划与实施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这样的内容,恐怕也是要与中国从政治体制到经济体制、法律体制等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相一致的。
附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参考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