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十四五”之九:应基于价值生产流通质量的区域经济
(2022-11-05 08:29:52)
标签:
五年规划十四五区域经济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五年规划与政府报告议征
(2021-2022)
再议“十四五”之九:应基于价值生产流通质量的区域经济
无论是依从价值规律、还是遵循市场规律,对于区域经济布局、发力及协调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也是要服务、并保证价值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生产流通的质和量的。而对于这个价值生产流通的质和量而言,无疑有四个最为重要的价值生产流通工具,是非常值得人们关注的:一个是产品工具;一个是商品工具;一个是货币工具;一个是资本工具。
产品工具,是所有区域经济构建及发展的基因。因为,没有相应的、从市场到社会有所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物质或产品,那么,这个区域的经济主体,无论是社会生产力方面、还是其生产资料方面,都无法利用诸如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产品,去转化为可进行价值交换的商品。并依靠商品价值的生产流通,去获得其所希望的货币、资本及其价值。
商品工具,是所有区域经济所生产的产品,用以进行价值交换的工具。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社会生产资料;无论是其中的社会生产力三要素的劳动力、还是劳动对象或劳动工具,其所谓的这样或那样的产品,只有转化为商品,才能通过商品的生产流通,而实现其从一般商品,向着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去转化、“变现”。
产品从作为产品工具、再到商品工具及货币工具不断转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价值生产流通的再生产流通或扩大再生产流通,并因此而转化为资本工具。因此,无论是什么样性质的经济体,也无论这些经济体是国内的、国际的,资本实质都不是所谓“剥削”价值的工具,而是创造与再创造、创新与再创新、生产与再生产的价值工具。
由上可知,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基因,在于这个区域经济及其产业、市场,究竟能够创新及生产出什么样的、人们现实或潜在所需求的产品。然后利用这个产品及其质量的不断创新、生产,以及其进一步的市场化、社会化的价值生产流通质量,来建设、发展及拓展、影响自身及其他的区域经济,以及籍此构建、巩固其相应的市场及社会价值地位和作用。
阅读参考:
附件:中央政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七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八篇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篇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十一篇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十二篇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十三篇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十四篇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十六篇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十七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十八篇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