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九十七)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7.2)

(2022-11-03 07:57:30)
标签:

五年规划

十二五

三农

分类: 系统理论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九十七)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7.2

 

笔者按: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工具,究竟有哪些呢?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来讲,除了极其重要的政策工具之外,也无外乎主要有市场工具、产业工具,以及商品工具、资本工具。

这其中,农业生产工业化,主要需要产业工具及商品、资本工具——因为,所有的工业化,都要基于从产品到商品的生产,以及其如何生产、流通等问题;

农民生活城镇化,主要需要政策工具、产业工具及市场工具——因为,城镇化的本身,就不仅在于基于包括商品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生产,也包括这些价值的流通;

农村管理企业化,不仅需要政策工具、产业工具及市场工具,也需要商品工具、资本工具——因为,包括农村在内的、从微观到宏观的种种乡村和城镇经济体,都需要有基于产业与市场的、包括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的生产流通。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七期)

2012-2013

 

三农、三农又三农

 

在笔者开议“十二五”以来,就一直主张、并强调中国“三农”问题的“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和农村管理企业化”的发展方向。而这一点,已经在中国目前的“三农”发展进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向前发展着。不过,基于从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理论与实践,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三化”中,作为其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之一——社会生产资料来讲,显然是以土地的、包括其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的利益“归属”为纲的。而从人类商品经济社会的、包括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的流通来讲,就是土地的上述社会价值,在其价值生产与流通中的、对土地有着这样或那样权益的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问题。

事实上,包括农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土地问题,虽然从表面看,是作为标的物的土地产权的问题,但实质则是土地这一标的物,在其商品化、资本化及其市场化中的价值流通及其价值“归属”问题。其中,最为实质或最为根本的问题,则是土地产权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问题。这其中最应当令我们关注的,是土地商品化后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兼并问题;是土地资本化后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产权诸权益者的、一系列社会权利的相互满足与保障问题。

笔者愚见,土地产权在其商品化、资本化及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土地产权的商品化,是最容易形成新的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及事实的。在有关土地产权的资本化及其市场化的进程中,主要路径,一是农村土地产权资本化、市场化与其产业化、城镇化发展的系统配套问题;二是土地产权资本化中的证券化,其所寄予的有关“三农”的产业及其产业链的系统建立与发展。

综上所述,“三农”的社会生产资料——土地产权所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国是否能够最终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土地产权所需要进行的商品化、资本化及其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在此进程中所需要满足的直接及间接相关的社会生产力的、包括商品价值与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的生产流通,则是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否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未来发展的主要内容。

 

附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参考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