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八十七)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8)
(2022-10-24 08:15:01)
标签:
五年规划十二五民生需求 |
分类: 系统理论 |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中国篇
(八十七)
中国经济社会的五年规划(6.8)
笔者按:民生需求的保证,从社会化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以及有基于此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诸环节、诸方面;从市场化的角度讲,主要体现在包括商品价值和资本价值在内的、社会价值的生产流通,以及在其整个价值生产流通领域的诸价值生产、交换、消费及价值分配领域。如此可知,民生的需要,不仅仅包括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包括其精神需求;不仅包括保证其生活及生产的价值生产需求、价值交换需求、价值消费需求,更包括其价值分配需求。
附原文:
国家规划与政府报告年度评述(第六期)
(2011-2012)
社会民生需求的保证在哪里
在“十二五”规划本章节中,我国对有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从就业、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及人口这七个方面加以规划。事实上,包括我国在内的、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所贯穿起来的民生焦点,就是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权利,在上述七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到底是在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以及相应的价值生产流通领域,究竟由谁、以及怎样来保证的问题。
比如“十二五”规划在本篇中所提到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基于什么样的条件?如何评价?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主客体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如何界定及保证其相互的需要与相互的满足?而这些问题,在这一篇章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和“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各方面内容中,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涉及着。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上述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显然是不在“技术性”的、有关规划内容中得到系统性的保证,而是在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条件的、涉及到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及相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诸多主要环节及其方面的系统性保证;涉及到从我国到国际社会诸价值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以及其诸多主要环节、主要方面的系统性保证,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附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参考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