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居
(2010-10-13 21:42:17)
标签:
杂谈 |
现在被李小明暂定名为“近水居”的这座建筑,以前是刘家琨为一位作家而建,所以房子以三个安静的正方形为主体,一条坡道时明时暗地贯穿于这三个正方体之间。
房子后来被画家,广告人李小明所购得。李小明原意也是喜欢近水而居,自然为邻的居家生活。而且,作为一个最早进入广告界,现在处于他自已所言“半退休”状态的人而言:“居”是房子最重要的内容。将房子定位于“家居”后,李小明也就大刀阔斧地对原建筑进行了改造。
在那三个正方体的侧面,李小明加改了一间工作室。大面积,高空间的工作室里两侧都是落地玻璃墙,一边可以看到旧府河缓慢的流速,另一边可看到他自已挖的池塘里红色的鱼群。这些红色的鱼群还会顺着一条长形的水甬道流进客厅,流进客人坐的沙发。这也是李小明改建的得意之作,遇有客人前来参观,不仅是李小明本人,连同帮他守房的黄大爷也会如飞地前去打开水管,让水从李小明设计的一个玻璃水瀑布上流珠溅玉,倾泻而下,搅乱一池净水。潜伏在水底的鱼儿则顺水而动,游向四方。
为了满足宝贝女儿青子的童年情结,李小明特意在河岸干处,在一棵巨大的树边,用原木搭建了一座“树巢”。夏天的时候,爬上去躲一阵荫凉,让许多成人也觉得惬意。李小明其实也是为自已的童年而搭建的这座树巢,因为这几乎也是他自已童年时的童话梦想。李小明很想在女儿身上把自已童年丧失的东西补回来,所以,在许多改建和装修上,他都是以一个儿童的视点来理解居住。诸如沙坑,假山等。
从好几年前开始,李小明就开始收藏古董。他的收藏也与“居”有关:他钟意于收藏明清家俱。据称他最好的收藏都在北京,而不远万里从北京运过来,安置在近水居的这些古家俱,想来只是他收藏中较为日常的部份吧。所以,他也用它们来装置自已的居所。古旧的案桌,凝重的铁环大门,还有被改成沙发的旧床,这些东西放进现代风格的水泥建筑中,有着一种显著的新旧参照的对比。虽说近年来,这样一种风格的装饰格调已屡见不鲜,但李小明仍是在细节上考虑,使一些细部处理略有不同。
近水而居,让人的心情也变得宁静和清彻,李小明在近水居的日子颇有出世之感(虽然只是一些片断和瞬间),他开始审视周边的自然形态。“不动如如万事休”,在无事的日子里,聚精会神的观照,分享自然的情感,他的情趣也开始为外物的姿态所改变。他在近水居关注虫虫鸟鸟的动态变化,在云起的日子可以看到河里水纹的变化,在风清的时刻可以观察鹭丝的飞行轨迹。河水时清时浊,鸟儿时来时往,日子倒也有点悠然见南山的味道。只是天气越来越冷了,李小明免不了还是要回到城南喧闹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