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议论性文本阅读
(2018-08-20 17:01:13)
标签:
语文中考复习 |
现代文阅读·议论性文本阅读
议论性文本属于实用类文章阅读,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依据这一要求,我们明白了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的难易和考查的角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考点,现逐一分析。
考点解读
考点1
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或立论驳论相结合,每一篇议论文都应当有作者明确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中心,只有准确把握论点,才能准确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时应注意:第一,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该部分的论点。第二,要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决断或陈述,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形式上论点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第三,要把握论点的位置。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
此外,议论文题目一种是论点,一种是论题(话题),应注意区分。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考点2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同,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两者在逻辑上始终保持着一致。证明论点的依据主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两类,因此,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以及科学的统计数据图表,它的特点是概括简洁,紧扣论点边叙边议。在文章中事实论据有的具体叙述,有的概括叙述,具体的事实论据容易辨认,概述的事实论据有时容易忽略,阅读时应细心辨认。对一篇文章中所列举的几个事实论据,要能够分析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事实中看出道理分析,事例排列的合理性,以及详略安排等特点。
道理论据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道理论据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部分引用,还可以间接或概括引述,这些引用方式要注意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中认真加以辨认。还要注意,议论文引用的名言(包括谚语等),除作论据外,有的也用来作论点,有的作为结论语,起到强调中心论点的作用;也有在引用名人的话中,既包含事实论据,又包含道理论据,不能将一切名言都视为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它应当是读者比较熟悉或为社会所普遍承认的。阅读道理论据,应该能够从作者提供的道理中联系相应的事实,并以此检验这些道理论据能不能证明论点。同时,要留意积累一定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考点3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方法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方式,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用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分析举例论证的作用应首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一个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然后再把握举例论证的特殊作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道理论证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道理论证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的作用首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然后分析这样的对比是为了证明什么论点的,最后,把握对比论证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而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另外,关于驳论文的反驳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驳论点就是确定被反驳论点的虚假性。驳论据就是通过确定对方论据的虚假来确定其论题不能成立。驳论证方式就是通过指出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不管哪一种方法,最终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就批驳了对方的错误观点,颇有说服力。
考点4
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这种结构又可分为两大类: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即“纵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即“横式”。
考点5
议论文的语言,就整体风格而言骨的流畅凝练,有的大雅似俗,有的幽默传神,有的语重心长;就具体语句而言,一般句子较长,
考点6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拓展知识不是考查文本的知识,而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阅读体验引向理性的思考中,让学生参与作者的文思,补充概括事例,最后要求说说自己的见解。这一类试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激发创造的欲望,显示出思维和能力水平上的层次性。解答此类试题应紧扣选文的中心和材料,并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谈出感受或看法,不要泛泛而论,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之,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就可以区分出一篇文章的观点与材料,探究了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通过探究分析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翔实,说理是否透彻。
复习策略
做好议论文阅读,首先要明确有关知识,增加必要的知识储备。具体包括:
一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怎样迅速找准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
就位置看,有的文章标题就明确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有的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有的在结尾才总结出中心论点,有的则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提出中心论点;就特点看,中心论点大多为一个明确的判断形式,表达着作者完整的看法,一般以陈述的方式出现,在文章中体现为特殊句子,如总结句、概括句等中心句形式。因此,我们可以用提取、压缩、概括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句。
如何辨别议论文论据的类型呢?
论据是作者论证观点的事实和道理,它们与文章的论点形成一致,显得确凿、充分、典型。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古今中外的所有事例都属于前者,所引用的名言、诗句、格言,与论点符合的比喻、对比等阐述道理的句子,都符合后者。事实论据还分为具体和概括的两类,在阅读时注意分辨。
二是议论文的两种论证方式,即立论和驳论。立论是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则是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观点,从而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三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文中,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及归谬法。
四是议论文的结构。基本结构为“三段论式”(引论、本论、结论),有时还表现为并列式、层进式或总分式、
文章的论证过程,体现出文章的具体结构。研究论证过程,也就是研究文章如何将论据和论证巧妙地组合起来。一般讲,议论文由引论、本论、结论构成,按照逻辑顺序而言,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作者提出一个论题或者观点;本论是作者运用论据证明这个观点的过程,是文章的中心部分;结论是文章结尾部分,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分析论证过程,还应该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它们如何衔接、过渡、呼应,注意抓住起总领、过渡、照应和总结作用的关键词句。
五是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即在准确、生动、鲜明的基础上,还表现出概括性、严密性和辩证性的特点。
阅读议论文时,要仔细体会论证语言如何准确地表述作者的观点、严密地证明论点、概括地显示内容要点。同时,联系语境,认真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见解。
做好议论文阅读,还要做到耐心细致地化解难点:
一是分析、概括文或段的思想内容时,要对全文或全段进行整体理解,要注意关注文中重要语句,如总说句、中心句、过渡句、结论句和其他关键句,要特别注意中心句和支撑句的关系,找出其关键性语句或带有明显情感倾向的语句 ,根据自己的理解简明答题。
二是理解文或段的一些表达手法(如语言特色,如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时,要调动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解答。
三是学习阅读议论文,注意区分论证方式,区分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具体说,弄明白文章驳斥的观点是什么,树立的观点又是什么;文章是批驳对方的观点、论据还是论证过程;是直接反驳还是间接反驳。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观点而达到证明自己的观点的目的。阅读驳论文时,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批驳对方论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