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为没教过的事情责备孩子

(2011-04-20 14:24:44)
标签:

杂谈

 

 

 

清明节,趁机给自己放了一个小长假,回家住了一个星期。见到了《一段短暂的师生情谊》中提到的好朋友,几个人一起吃饭,闲聊孩子,她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教过孩子的事情,孩子犯了错,不要责备他!

她举了个例子,因为孩子听力不好,所以,他很大声地关门,把别人吓一跳自己都浑然不觉。或者,一家人回家,孩子开门先进屋,随手就带上了门,把爸爸妈妈丢在了门外。这时候,爸爸会很生气,说他不懂礼貌,不懂得替别人考虑。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还会上升到自私的高度。对此,妈妈持不同意见,她说:我从来不为没教过孩子的事情责备他!

妈妈的做法,就是不断地让孩子体会,比如,让孩子重新关门,让他体会多大的力气关门是合适的。孩子把他们关在门外,敲开门,把孩子叫出来,重新来一次。我们不难想象,重新演示一遍,孩子就懂得了,不需要任何的批评和责备,在平和的心境下,孩子学会了为别人考虑。

我好朋友说:你看,我一直用这个办法,他现在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我猛然意识到,的确哦,孩子确实很平和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因为听力不好,小时候,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急躁,如果说不过别人,他就非常着急地去捂住别人的嘴。如果妈妈和别人说话,因为他听不清,又急切地想知道聊天的内容,他就会不管不顾地打断别人:妈妈,他在说什么,在说什么呀,告诉我,告诉我好吗,告诉我吧……

我好朋友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等别人把话说完,再告诉你!如果当时不方便,回家我也会告诉你。现在,就算他非常想知道,也会静静地等在旁边,等别人说完的当口,再插言。这几年,孩子唇读的能力也在增强,他能通过唇读,大致了解谈话内容。

他很喜欢和我聊天,我们聊历史、政治,还聊UFO之类的话题,因为不经常和他在一起,有的话,他要重复三五遍,说实话,我有时候都不忍心,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任何急躁和不耐烦,一遍遍地重复,直到我听懂为止。然后,我们的话题继续,这个重复完全不会影响他的情绪。很显然,这并不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在这份坦然背后,隐藏的是妈妈多少年不厌其烦的引导。

这个孩子的成长,背后是妈妈数倍于人的心血和持续不断的付出。

我常听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没记性。说孩子不懂事之前,我们不妨想想,我们有没有教过他,有没有让孩子去体会?有时候,单纯的讲道理,看上去很明白,孩子下次依然不知道怎么做。而对于孩子的记性,我们不要抱过高的期望,不要指望一次奏效。

也许,我这位好朋友的做法,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信心和启示。岁月像一条悠长的曲线,昨天和今天,看不出太多的改变,她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着,我想,她的内心,经历过的煎熬和惶恐,是我们所无法体会的。回首十年,我见证了一个孩子从急躁走向平和,有感慨,更多的是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推荐书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