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看到价值
(2009-01-14 23:38:51)
					
											标签:
																				
                            杂谈 | 
					
 
 
 
通常,我们在选择做一件事情之前,心里总是有一番权衡,判断这样做是否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我们通常不会去做徒劳无益的事情。如果明明有价值,但没有看到,大概也会中途放弃。
回想起我读高中的时候,班里有几天调皮的男生,都特别聪明,但太贪玩,成绩也都很差。我还劝过其中的两个,就凭他们的聪明劲儿,脚踏实地用功一段时间,自会见到成果。他们也真试了一下,一个坚持了下来,另一个放弃了。放弃的那个同学认为底子太薄,无论怎么追赶,都无济于事。因此,在他眼里奋起直追就是没有价值的事情。
另一个同学当然追得很辛苦,但他真的追上了。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他一定认为这个努力是有价值的。
当然,两个人的选择还有别的因素,价值感只是其中之一。
最近,对怎么激励孩子产生了兴趣。我发现很多家长激励孩子都在说,成绩好可以考大学,考好的大学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有本事,有能力,乃至有钱。而且人活的风光,会被别人羡慕等等。
我也承认,这鼓励是有一定效果的,但这个效果在十年甚至几十年以后才能看到。这漫长的等待过程实在令人焦灼,当一个人懈怠的时候,只能在心里骂自己太偷懒,不断驱赶自己。我自己也是这样读过来的,切身的感受是特别无趣,又特别疲惫,仿佛身陷囹圄,等待刑满释放的那一刻。
我们能不能从当下寻到一些价值呢,我想,一定是可以的。
比如,孩子放学归来,这一天过去了,对于考大学这样遥远的目标,这一天的价值就变得很模糊,仿佛可有可无。孩子也会觉得熬过了这一天而已。如果把目光只放在当下,就会找到很多细碎的价值。
比如,孩子学会了三个生字,学了一篇课文,或者又了解了一个作家。如此说来,他的那节语文课就特别有意义。如果孩子数学课上又学会了一个新的定理或公式,前一天不会做的题,今天会做了,瞧,他的数学课也很有意义。如果用这样细微的目光去审视孩子,其实他每时每刻都在进步,每一天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如果全然看不到这个过程,只是紧盯着考试那个分数,只认为这个分数有价值。孩子会认为除了分数,他的努力都是没有价值的。这样,孩子就不会看重学会三个汉字或会做一道数学题的喜悦感。
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既没有价值感,也没有喜悦感,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里只关心考试的分数,这个过程一定是又枯燥又痛苦。许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如果孩子能从他平凡的日子,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寻到充盈的价值感,他一定会自动自发去做这件事情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