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骂,明知不该却故犯

(2009-01-12 03:19:20)
标签:

杂谈

 

 

 

有好几次,看见两三岁的孩子在一起玩,谁拍谁一巴掌,那可不得了,挨打孩子的家长立刻冲上去理论一番,甚至还不停地鼓励孩子还手。

我心想,现在,孩子被同伴轻描淡写地拍一巴掌都这么心疼,等过几年,说不定你会用十倍的力量打他呢!

打骂孩子,我们都知道不好,而且打过了还心疼,可就是当时控制不住。有的家长对我说:我真的不想打他,可你不知道他当时多气人!总之,听起来错都在孩子身上。

而且大多数家长打骂过孩子都会后悔自责,为什么当时却控制不住呢?让我来猜猜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家长的经历和性格的原因。对孩子爱发脾气的人,多半对别人也不容易控制火气。特别是如果家长从小缺少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缺乏安全感,或者有被压制被冷落甚至被虐待的经历,遇到事情特别容易从消极的方面想,而且特别无助,挫败感很重。这样,就容易把自身的愤怒投射到弱者身上。

其次,发脾气是对家长“有利”的事情。长远的先不说,至少暂时是有利的。孩子的行为引起的家长的火气,如果当时不发出来,就需要通过“内力”把这不愉快消化掉,如果发一通脾气,实事求是地说,当时的感觉就会好不少。家长认为发脾气也是在尽教育的责任,仿佛在说:反正我教育你了,改不改就看你的啦!瞧,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发脾气本身确实会起到压制孩子的作用,孩子迫于压力,至少会暂时改变行为。这样,家长看到了“效果”,就能躲避教育的挫败感。我想,家长最终躲避的,是不用绞尽脑汁地去想别的招数。这样就可以偷懒,而且心安理得。但这也无法获得成长,孩子越来越大,打骂这老旧的招数越来越力不从心,只能加大力度打骂,直到把亲子关系弄僵,彻底放弃。

打骂的消极作用,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我也没必要再啰嗦。不过就我的观察,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后果,打骂了孩子之后,心存内疚,就不断地讨好孩子,一般打骂完孩子的一两天对孩子特别好。孩子也摸清了家长的心理,往往在这时候不断提条件。这大概就是“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