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 孩子的自尊

(2008-12-26 11:53:58)
标签:

杂谈

  
    
  
  在教育中,自尊常常被提及,自尊的定义是——对自我的评价成分被称为自尊。
  看来,我对自尊多少还有一些误解。比如某个孩子一说就脸红、哭鼻子,然后大家就会说,这个孩子自尊心很强。这种情况除了性格因素以外,如果套用上面的定义,有可能是低自尊的表现。
  高自尊儿童一般是对自己感到满意,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常常希望能克服),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感到满意。
  低自尊儿童往往是对自己不那么喜欢,甚至有点厌恶,常常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忽视自己表现出的优点。
  根据经验判断,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比较满意,别人批评几句,他一般会坦然接受。反倒是总是看到自己缺点的孩子,特别怕批评。
  另外,一个学者把自尊划分成了五个部分,好像还蛮有道理。这五个部分分别是:学业能力,社会接受,外表,运动能力和行为举止。
  有的孩子是总体自尊比较高,有的孩子则是某一方面的自尊比较高。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学业自尊当然比较高;而体育好的学生,更容易得到体育老师的赞赏,活跃在运动场上特别有感觉,他的运动自尊就比较高。人缘好的学生,当然社会自尊就比较高。而有的孩子呢,和老师父母的关系都不大好,但在同伴中人缘极佳,那么他也可能有很高的自尊,看来也和孩子看重哪方面有关系。
  我们都希望身边的孩子是高自尊的儿童,那么,我们看看有哪些因素对自尊有影响吧:
  1.父母的养育方式。如果儿童早期形成了安全依恋,孩子容易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他人和自己。这样的父母一般是温和而敏感的,对孩子支持较多,为他们树立生活的典范,在有关他们的决定中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较高的自尊。相反,如果成天对孩子唠唠叨叨批评个不停,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慢慢孩子也学会了用这样的视角看待自己。我们所说的“讲道理”,往往也包括打击孩子自尊的成分,应该慎用。
  2.同伴的影响。孩子很小就很注意同伴之间的比较,他们会在这种比较中找到自己的相对位置。到了青春期,同伴群体对自尊的影响更加明显。如果一个孩子有很多亲密的朋友,那么他对自己的赞赏也比较高。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果父母阻止青春期的孩子和同伴交往,就会引起激烈的反抗,因为同伴之间的友谊在这个时候特别重要。
  3.老师的影响。书上没说这一点,我加的。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感觉老师的评价对孩子的自尊也特别重要。有的老师善于从积极的方面观察孩子,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水涨船高。如果老师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天天批评,孩子的自尊和对这个老师所教科目的感情往往一起下降。
  常常听许多家长口无遮拦、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批评孩子,真是听得我胆战心惊。他们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教育”不但没有效果,还侵蚀了孩子最宝贵的自尊。等他们发现孩子内心力量非常虚弱的时候,往往又怪孩子懒惰,却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杀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