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江苏印象——品尝锅盖面
(2022-09-12 08:35:36)
2013年10月29日,我们来到位于江苏省西南部的镇江,古时称“润州”,这座江苏省所辖的地级市,在民国时期可是江苏省的省会,因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汇,构成了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到了镇江后,我的朋友说:作为江南小城的镇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因这里的物产丰富,所以对食物的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你们听说过镇江的三怪吗?我们摇了摇头,他笑着说镇江三怪是指: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作为镇江特色面食小吃典型的代表之一,当属美味有特色的锅盖面,素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咱们现在就去吃其中一怪“面锅里面煮锅盖”的锅盖面。这个号称“天下第一面”的锅盖面,也称镇江小刀面,是镇江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属于苏菜系。成品的锅盖面具有软硬恰当、柔韧性好等特点,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你们是从北方过来的,不仅擅长做面条,还能把面条做成多种风味。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在制作面条的时候,更加注重它的汤头和口感,这也是南北方文化之间的区别。比如,一会儿咱们去吃的锅盖面,要想锅盖面好吃的话,面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使用的面条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机器压的面条或手擀面条,而是一种被称为“跳面”的面条。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再将光滑的毛竹竿横在面团上,并固定在案板上的一端,然后师傅坐在毛竹竿上的另一端,用单腿着地跳跃千余次来挤压面团,这种既似舞蹈的上下颠跳,经过反复挤压将面团压成薄薄的面皮后,再用大刀切成宽细均匀的面条,这样的面条就叫做“跳面”。不过,由于人工成本不断的增加,锅盖面面条已经由人工改为机器压制,但是因为有了特殊的配比、配方、工艺使得机制面条和手擀面一样劲道弹牙。总的来说,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不仅面条易于消化吸收,而且还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锅盖面的底料也十分讲究,秘制酱油汁加上十余种佐料,味道十分鲜美。做好后,汤清面软,不粘不乱,青头鲜嫩,经济实惠。
我们上车前往朋友熟悉的面馆,在车上朋友继续介绍说:至于锅盖面的来历,有这么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讲的是从前山东有户人家,夫妻感情很好。有一天,丈夫因犯病胃口不开,总说妻子下的面条硬了,妻子为了让丈夫吃上可口的细面条,便将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人坐在一根竹杠上面压面,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将面团压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煮面时,误将旁边汤罐上的小盖子放进了大锅里,然后就出去拎冷水,等回来往锅里浇水发滚动的面汤上飘着汤罐小盖子。面烧好后,丈夫觉得即爽口又适味,还要再吃。妻子就再把汤罐盖子放在锅里,盖在面上。妻子边看边想,原来用小盖子煮面时,因四周透气下出的面不仅筋道,还不容易烂,味道更佳。后来,丈夫身体好了,便到江南去访友。寂寞的妻子因思念丈夫,也赶到江南寻找。到了镇江带的快钱花光了,为了生计只好凭着煮面手艺,到一家面店里做伙计,等攒够了钱再去寻找自己的丈夫。丈夫到江南访友未着,因钱花光而流落到镇江,走到一家面店遇到了妻子。夫妻俩本想回山东老家,但一想既然镇江人这么爱吃“锅盖面”,还不如开个面店。就这样,“镇江伙面店”开张了。由于夫妻俩做的锅盖面好吃爽口而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的伙面店。从此,“伙面”成为镇江有名的特色美食,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第二种说法是,乾隆下江南至镇江后,身着便服来到名气最大的张嫂子面馆吃面。由于客人很多,张嫂子和丈夫忙前忙后的招待,张嫂子忙中出错,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撂到面锅里,等发现时面已煮熟,只好捞出放好配菜和浇上料汁端给客人,然后就躲在厨房。这时,听见客人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从此,张嫂子知道了小锅盖煮面比大锅盖煮面不仅芳香四溢,而且面味十足,再加上乾隆曾光顾时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从此,镇江大街小巷出现了很多锅盖面店。朋友绘声绘色的讲到这,又说虽然锅盖面的做法在清代就已经出现,但锅盖面的叫法却只有30多年的历史。以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锅盖面,到了2009年在天津“第十届中国美食节暨第八届国际美食博览会”上,锅盖面喜获“中华老字号百年名小吃金鼎奖”。镇江锅盖面获得这一荣誉后,很多人才慢慢了解到镇江特色小吃锅盖面。2013年,也就是你们来之前不久,在杭州落幕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锅盖面位列其中。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老赵面店”,下车后,朋友说咱们先看看镇江锅盖面的做法,我来到面店敞开的操作间,看到锅里的面汤漂浮着杉木制作而成的小锅盖,这个小锅盖似乎已经在汤中炖煮了很久,等到锅汤沸腾的时候,因四周透气开水不外溢,把做好的跳面下入锅中,那个小锅盖虽然在汤锅里面四处的飘荡,但不论怎么煮杉木锅盖始终压住翻滚的面头,面条贴在锅盖下面,水在其周边沸腾,据说这样煮出来的面条劲道且有杉木锅盖特有的木香味。等到面条煮熟之后再将锅盖剥开,捞出跳面放入碗里,然后放入熬制的酱油,这是锅盖面制作的一大精髓。这种特制酱油据说是选用的镇江特供黄豆酱油,然后再加入四十余种佐料,如桂皮,香草,八角,镇江南山深处野生菌菇,长江鲜虾籽,黄鳝骨等,先猛火烧沸,后调至文火熬数个小时,所制出来的汤料唇齿留香,味之绵长。最后就是浇头,镇江锅盖面浇头有各种荤素原料:猪肉、牛肉、腰花、长鱼、鸡蛋、香干、素菜等,多种荤素鲜味溶于面汤中,使得锅盖面的口味更为鲜美。我们每人选了一碗口感爽滑的面条,再配上各色自己喜欢的浇头,吃起来真是人间美味啊,呵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