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江苏印象——没能游览的“前后北岸”
(2022-09-09 15:38:35)
2013年10月30日下午,我们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位于常州天宁区延陵东路与后北岸路之间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牌坊,上面书有“前后北岸”四个大字。我的朋友介绍说:别看这座石牌坊没什么历史,可前后北岸这条巷子可有来头。据《武进掌故》记载,前后北岸明末清初时称为顾塘尖。其南面临顾塘河,顾塘河又称市河,也叫后河。其北面临白云溪河,其西呈尖端状,是顾塘河与白云溪的连接处,其东与县学街接壤,形成三面环水,一面着陆,呈半岛状的尖。尖的西南端有一顶石桥叫顾塘桥,斜跨在顾塘河上,当年除了东面的县学街外,这座桥是人们出入半岛的主要通道。由于白云溪沿岸,风景佳丽,明清以来,两代文人学士居此者甚多,可谓是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是常州的文脉所系。前后北岸堪称常州的一处繁华胜景,曾经碧波环抱、烟桥画柳,曾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清道光《武阳合志·坊厢》仅记载“北岸”名称,不分前后。清光绪后才称前、后北岸。因当时居住在这个尖上的人家,大多是名人府第和世代簪缨的仕宦之家,其宅门大都是南向朝着顾塘河,后门通到白云溪河边,故前后门沿河均筑有驳岸,前门所在地称“前驳岸”,后门所在地称“后驳岸”。太平天国被镇压后,逃亡在外的人纷纷返回,居民们把战乱摧毁的断垣残壁、碎瓦砖砾,垃圾废物纷纷倒入河中,使白云溪的南坡被填高成陆,附近的平民百姓便在此搭盖浮房成家定居,此后便遂形成街路。为什么前后北岸会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呢?首先这里仅在明末清初,就出了4位状元和7位公卿(其中有二位大学士),至于进士那就难以计数,清代全国诗坛闻名的“毗陵七子”中,有5位出自这里,还有一些闻名的大画家也曾赁居于此。其次,这里东邻县学大成殿、西有苏轼“藤花旧馆”,常州的名人学士多选择居住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为能与孔子和苏东坡为邻。这里有建于明朝的苏东坡终老地楠木厅、清代大学士吕宫状元府。还有以木化石阴沉木为柱础的清代漕运总督管干贞府第的“锡福堂”楠木厅、清代“江右三大家”、历史学家赵翼的“湛贻堂”和迷宫般的赵家园,剩下的就是优秀古建筑“道台府”、“四合院”和将军楼,以及状元赵熊诏读书楼“魁星阁”。再次,“史廿二札记”就是在这里写成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也是从这里传出的,呵呵。目前,这里的知名度比起常州其它地方要低许多,不夸张的说,如果你问延陵东路以外的当地人前后北岸在哪儿,我想大多数常州本地人都不知晓这个地方。如果你要是问北岸街在哪儿,知道的人就比较多了。明白了,我说既然这里还没有名气,说明还没有开发建成景区,咱们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古建筑和老文物了,我的朋友笑了笑说:很遗憾,今天咱们还不能进去,我忙说为什么?因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正在修复中,所说的文物古迹绝大部分没有对外开放,目前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域可以游览,等你们下次来一定能看上。如果你们想看一些粉墙黛瓦的建筑,或者漫步在后北岸路这处长不过350米,最宽处也仅有150米且非常隐蔽的小巷子,欣赏江南特色的建筑绝对是一块清净之地,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没有喧嚣,没有人头攒动,有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2500年历史之精华集聚于此的故事。我问你是怎么发现这片藏着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朋友说,我经常在常州市里转悠,置身在粉墙黛瓦的院落与尽显古色古香的老建筑中,再抬头远眺附近的高楼大厦,有种恍若古今穿越的奇妙感觉,似乎能寻找到常州的文化脉络。我说那就不进去看了,因为还要去江苏很多地方转悠,粉墙黛瓦看多了,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呵呵。朋友说,那就去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的常州天宁寺看看。出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