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6779853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江苏印象——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的常州天宁寺(中)
(2022-08-17 06:42:56)
标签:
驴友攻略
旅游
杂谈
看完十二层的书画宝藏殿,我们沿着楼梯拾级而上至宝塔的第十三层。这一层叫
十方圆融殿
,
这座
以琉璃为主题布置的大殿,
充分
展现
了
佛祖释迦牟尼
讲经说法,各路佛法神仙共聚灵山盛会的宏大场面。
诠释这一场面的分别是五方五佛和四幅壁面。五方五佛分别供奉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位于中央
供奉
的是一尊堪称
天宁宝塔的
镇塔之宝
——
天然水晶佛。这尊
高
57
厘米、重
50
公斤,
通体透明浑然天成的释迦牟尼古佛像源于
16
世纪印度,
曾供奉在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寺中,
上世纪流落于欧洲。
2003
年,爱
国
华人高培芝
将
这尊
全亚洲最大,
堪称佛教艺术之瑰宝
,
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的
天然水晶
古佛,
迎请回国并捐赠给天宁宝塔
。
另四方玉佛
是
采用新疆和田玉
和昆仑玉
中白、墨、蓝、红四种色玉雕刻而成。五方佛表现佛祖讲经场面,而四面壁面展现万佛朝圣的宏大气势。每面壁长
6
米高
2.4
米,雕刻的工艺为中国最好的东阳木雕
。十多位东阳
民间雕刻大师们,将用
8
个月的时间,以凸出
10
多厘米的阳刻工艺,在柚木上展现
500
-
600
个神态各异的人物造型以及各种场面。
看完
十方圆融殿
,
再往上就是宝塔最高层梵音阁了,
寓意
是
“听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这里悬挂
着
一口高
3.2
米、重
15
吨的
大钟,
虽然这口大钟称不上最大,但
大钟
悬挂
的
118
米高度足以令其成为天下第一高钟,寓意
世界
“
高
钟
第一
”
。
因这口
大钟
壁厚如青砖
,
敲钟之柱更粗于碗口,需数人合力
才能敲响
幽远,福音广布
的
钟声。每逢
重大法事或佛教
盛典
以及传统
节日,钟声
就会
响起,
浑厚
的
钟声传播幽远
,
生智慧,增福泽,礼赞太平盛世,祝颂国泰民安
。
天宁寺松纯方丈题写的
“
高钟第一
”
及
“国泰民安
”
八个大字,分别位于南北两壁。另外六面墙壁,则是一部完整的《金刚经》
全卷,
8000
个
8
厘米见方的大字,镌刻于千年香樟木上,苍劲古朴,一气呵成。
在第一高钟四侧内壁上,是四幅雕刻精致、金色饱满、富丽堂皇、庄严肃静的扬州漆画。这四幅《华严大法》、《法华妙典》等大型贴真金漆艺壁画,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吕永林、杨忠宝
等人的呕心之作,也是扬州漆画
首次进入佛门。
看完
梵音阁
,
我们沿着楼梯拾级而下至第十一层,再乘坐塔内电梯直达第六层的夹层,(第十、九、八、七、六层没有开放,故不通电梯。)我们先到外层围塔转了一圈,俯瞰天宁寺的全貌。然后顺着楼梯下至第五层的法界源流殿,
寓意
是
“
诸佛菩萨,永住世间
”
。
这座大殿
采用植物中的舍利子
——
世界极品沉香和各种名贵木材雕塑
一些
反映佛教的起源、发展到传入中国的历史。
大
殿北面典藏
着
一尊高
3.06
米,重
800
多公斤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
。
这尊
观音菩萨像正面主干部
,
是由一整块沉香木雕刻而成,如此之大的沉香木千手千眼观音佛像
,
可谓是
举世无双,实乃稀世珍宝。
不仅
是
天宁
宝塔
的
镇塔之宝之一,
还
给世界佛教及后人留下不朽的盛世瑰宝
,
大
殿运用
的
木雕工艺主要表现
在
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的纵三世佛
,
描述了佛教的传承
。
其中。
“
灵山胜会
”
,主要展示了佛释加牟尼佛祖在灵山召开法会的场景。
据
说
,担纲天宁宝塔第五层
“法界源流”殿的设计者
,
是
天宁禅寺方丈松纯大和尚委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李凤强先生。希望
他在通过第五
层,充分展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木雕工艺,并将文化与佛教、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李先生
1972
年出生于莆田雕刻世家,是现在中国最年轻的民间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他擅长木雕技艺。
李凤强为打造这座艺术馆,带着
200
名弟子整整创作了五年
,
把佛教的发展史,通过
四组以沉香木雕刻创作的作品
展现出来
。这四组展品,背景选用上好的楠木,小佛像选用沉香木。
大殿的
外围墙上
还
展示了中国佛教的三大体系。佛教在中国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各不相同,加上所处地区文化、社会历史背影也不相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
我们
来到
大殿的
西面,看到的这组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的沉香木雕作品是将来佛弥勒佛的龙华三会。指佛陀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坐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正等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是为龙华三会。东面是燃灯法会,佛有三世,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何谓燃灯古佛,《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展厅中间还有一些以海南黄花梨、紫檀木,檀香木等名贵木材雕刻而成的工艺品。整个殿堂
的木雕
工艺
,
主要
采取圆雕、透雕、立体镂空雕等综合雕刻技法,并结合国画散点透视构图法则,把时间和空间有机组合起来。整个艺术馆图文并茂地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及其发展、交流的历史。
整体感觉是,大殿陈列的所有木雕作品,
线条流畅,刀法纤细,构图优美,表情生动
,令我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看完法界源流殿,我们沿着楼梯拾级而下至
第四层
的
罗汉示迹
殿
,
寓意
是
“
正道修行,无常无我
”
。
我们来到
用香樟木根和苦槠木根雕刻而成两道门
,
难得的是每一道门都是由几棵树根在生长的过程中自然缠绕于空中形成。右边
的门是
代表觉悟的菩提门,左边
的门
是代表了吉祥的象门,寓意智慧吉祥。
看完这两道门,我们
穿过象门顺时针礼拜而行,
映入眼帘的
都是千年龙眼树根雕刻而成的大型根雕十八罗汉。根雕大师徐谷清先生从一千多个充满神灵色彩的千年龙眼木根中精心挑选、最后选中这十八个形、体、态大小均衡的树根进行创作,局部施以刀笔。玄奘西行描绘唐僧唐玄奘,塑像孔武有力、非常健壮,与西游记中所见有很大的差别,在制作这尊佛像时通过史书和经文中对唐僧的描写,运用写实的手法,造就了这样的形象造型。
我们步入
大殿中央
,
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高约
2.2
米
,
纯手工打造
的
錾银塑像白马驮经。錾银工艺是通过对银片进行敲打而成的,据说在每一平方厘米上要敲打
150
下。常见的錾银主要制作精巧的小饰品,把錾银做成这么大的人物塑像,是我们国内首次运用。塑像是由中央美院任世民教授创作,錾银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文玉大师领衔。
关于
白马驮经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东汉明帝刘庄夜间梦见一个金人,头顶白光,在殿廷间飞行。第二天便将此梦告知众臣,问他们是吉是凶。有位大臣告诉他,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天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蔡和等和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同时带回佛经四十二章和释迦牟尼佛立像,明帝令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佛经藏于兰台石室。因为佛经是用白马驮回洛阳的,明帝因此在洛阳城雍关之西,赐了一座白马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后来一直在此翻译佛教经典直到圆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位就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围绕宝塔一周的是大型油画《正道图》。这幅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维佳、时卫平创作
的
油画
,
是一幅长卷式的壁画,一共
18
个单元,描绘了从
“
法传迦叶
”
到
“
大法东来
”
共
12
个佛教经典故事,体现了释迦佛主所创的佛教思想从产生、传承、流传、盛行到发扬光大的全过程。
北面
这
尊高约
2.2
米
,
纯手工打造的錾银高僧塑像
为
达摩
面壁
。说到达摩
,
不能不提一下常州籍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他
是汉朝名相萧何的
25
世孙
。
文武全才
的
萧衍,
在
夺了同宗齐皇位
后
建立了梁
。
这位
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后广建寺庙、塑造佛菩萨尊像、注经讲经、厚待僧人。唐诗人杜牧的名句: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就是描述的这个时期的情况。达摩祖师来东土弘法度生到了现在的广州,闻听梁武帝对佛教的重大贡献,第一个想到度他。于是,他来到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梁武帝得知高僧驾临异常高兴,亲自迎接到宫中,国礼以待,以大师事之。通过对答达摩祖师对梁武帝的不悟道很是失望,遂不欢而散。达摩祖师乘一苇叶渡江来到北朝的魏,直到嵩山少林寺。达摩祖师杜门不出,于净室面壁九年,终于创建了
“
禅宗
”
,成为佛门禅宗鼻祖。
看完达摩面壁,我们
来到
大殿
东面,
映入眼帘的是
高约
2.2
米
,
纯手工打造的錾银
鉴真
高僧塑像
。鉴真
,
是唐代高僧。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时于大云寺为沙弥,就高僧智满禅师学佛,后又赴长安从弘景法师受具足戒,先后达三年,遂返扬州,学识渊博。日本僧人荣睿、普照来华学佛留学,并敦请鉴真赴日传佛。鉴真欣然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始获成功。本尊像是反映鉴真大师最后一次东渡,快到奈良时的场景。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
“国宝”。
第四层看的差不多了,感觉
国内实属罕见
的
每组錾银塑像
,
向我们介绍了一些佛教的基本修行理论
,
即
四谛、八正道
、
六度
和修行程式
:
戒、定、慧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江苏印象——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的常州天宁寺(上)
后一篇:
江苏印象——素有“东南第一丛林”之称的常州天宁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