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淮上诗评——阿未诗歌简评
(2016-06-29 23:21:25)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评 |
记得布罗茨基说,读优秀的诗是在与天使侃侃而谈。而我要说,读阿未的诗是在听一个真正有教养的男人的低沉而浑厚的话语。是的,低沉而浑厚,阿未几乎所有的诗都不作高声语。而他的教养则是渗透于骨髓的人生的风雨和岁月的沧桑,这比来自书本和礼仪的教养珍贵何止百倍!因为它不仅启明了阿未与世界的关系,更引导阿未走向独属于他的诗歌。阿未诗细腻生动地记录了一个“五味杂陈地活着”的人的一生。他诗中写得最多的是孤独、寂静、深藏、苍老、恐惧、沉默与怀疑,他写得极其生活化、感性化与随笔化,甚至有些是下意识地诗写,没有偏激与夸张,也没有现代诗歌技巧的变形,这就深刻揭示了一个中国当代文人最真实的内心与情感,是可以当做中国当代诗人甚至是文人的心灵史来阅读的。因为一样的命运,阿未的对那些弱小的卑微的事物总是心有戚戚焉,所以,他诗中总写一些弱水、落叶、小草与雪花等等。照阿未自己的话说,“我们一同被阳光抛弃,血肉尽失,都用一身枯骨/支撑无枝可依的命运”。阿未在这里将自己的命运和这个时代紧密相连,与那些最弱势的生命相连,体现了一个诗人最根本的人文主义立场与价值取向。而难能可贵的是阿未从未丧失自己的底线与人的尊严,他说:“作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我只能……攥紧自己的疆域,寸土不让。”他要在“六月多雨的街头……做一块在雨中无处藏身的石头”。阿未的教养首先就体现在他对这五味杂陈的人生的真正理解与尊重,理智清醒却不老于世故,怀着希望却绝不天真,常常绝望却又坚守人格,独立而洁身自好却又于世事人心持最大的善意……其次就是阿未诗中持有着一种古典式的叙事伦理。他的诗节制内敛含蓄隽永,常常让人想到那些熟悉的经典诗人的语调、节奏与韵律,那种低缓的抒情的却又是深厚而绵长的诗写形式,大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静穆悠远。这样的诗写形式是一种诗学追求,更是一种教养的体现,是对真实的生命体验的服从与尊重,也是对阅读者的真诚礼遇。最后,阿未还体现了对诗写语言的尊重。阿未的诗歌语言是精纯的,同时又是极为朴素的,完全没有语言暴力或者生硬粗糙的痕迹,是那种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典范现代汉语。在一些诗人那里,也就是书写工具的语言,在阿未眼里,是获得了一种平等的甚至是珍视的敬意的。如此,人们读阿未的诗歌,实在有种与一个阅历丰富又厚道仁义的兄长私语的感觉。
附:诗人简介及代表作
阿未,本名魏连春,吉林市人,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搁笔15年后,2008年重新开始写作.同年开始在《作家》《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诗潮》《绿风》《中国诗歌》《星星》等刊发表作品,有诗作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中国诗歌民刊年选》《诗刊年度诗选》等几十种选本。入选2013年度中国诗歌年代大展,2011年获第三届吉林文学奖,2012年获得第二届中华宝石文学奖杰出新人奖,2013年获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