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来北京抄底是个无奈的谎言
(2009-02-20 08:24:58)
标签:
房地产管理价格经济经济危机杂谈北京酋长房产 |
用板子打屁股是中国古代刑罚的一种形式,有很多受刑者为了获得同情,经常是刚一挨板子甚至还没挨上板子就大呼小叫起来,以为这样就有可能豁免,对于这种做法,有人戏称为“叫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冷市来讲,房价刚刚出现点松动的迹象,就有人出来宣传房价触底了,价格返弹了等虚假信息,说房地产销售的春天到了,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称谓,暂且就用“叫春”来命名吧。
随着政府宏观调空政策的出台,随着开发企业情绪的趋于平和,百姓们也由原来的坚决对峙,非但不买房,甚至觉得看房子都是一种徒劳,现在已经开始转变成关注了,请注意,只是关注而已,关注房价什么时间回归到理性上来,所以看房和问价的多少有些增加,如果有人把这一现象再误解成楼市回暖了,未免有些自作多情了。
前一段时期,我一直批评房地产企业在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上出现失误,导致于思想观念上的误区和经营成本失控,现在看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错误是系列的,是配套的,很多环节上都或多或少的制约着发展,例如,房地产的营销思路和定位上就已经老套得不成样子了,如果再不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造,甚至煽动类似于外地人来北京抄底买房子这类低档把戏,恐怕最后连一条后路也没有了。
一个根本的事实也许很多房企只是意识到了,还没来得及制订出积极应对的措施和办法,那就是以往的卖方市场已经彻底成为今天的买方市场了,以前天真幼稚的购房群体,现在已经具备了不亚于房地产专家级别的鉴赏能力了,而房企业的营销思想、能力和手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所以,难免会搞出很多笑料来。
就现状而言,房地产企业的改革应该从销售结构,销售战略以及销售技术上开始,这一调整及时得当,可以让企业在瞬间实现危机松绑。从反思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得不说很多失误都出在急功近利的手段上,都出在过于乐观的思想上。从现代企业整体态势上,应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相对弱一些,许多可以预见的隐性问题基本上是看不见;对提出问题的人往往又看不起;对许多战略性的建议和措施更是看不懂;所以才导致于今天的来不及。
房地产市场是否能繁荣起来,必须是在几个回归的基础来,首先是价格上的理性回归;其次是观念上的大众化回归;再次就是诚信上的实质回归;最后是心态上的谦虚回归。如果把先聚人气后敛财列为上策,那么聚人气的同时还敛财就是中策了,至于先敛财后聚人气也只能是下策了。从总的趋势上看,房地产企业很可能要花大价钱买人气了,尽管投入的代价会很大,但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原因就是透支无形资产的利息也是无形的,所以远远高于银行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