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又要有新动静了,或躲债或跑路;或由门前箩雀变成讨薪索债者熙熙攘攘。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墙倾必遭众人推。2009如何过年?是考验开发企业体质的时刻,是考验开发商心态和内敛的时候;是甩几套房子过一个消停年还是过完憋屈年再说,反正就是一句话,别给我打电话我烦着呢,打了我也不接关机。
一、国务院打的是国民经济的大算盘。从国家的高度讲,任何一个文件精神和举措都是站在经济总框架上设计和考虑的,没有哪一条是直接对开发企业或开发商人的,即便是有这样的感觉,那也是被误读理解的结果。例如降低利息是为了刺激内需,调低准备金率是为了扶持企业发展等,从任何一条或一个环节上都找不出支持高房价坚挺的依据。相反我们却能看到中央财政在扶持低收入群体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给予实际上的保证,这无疑又分流了商品房需求的压力,从供求关系上破解了以往因需求推高房价的可能。随着国家调整政策的继续深入,其效果也会日益凸显出来,再加上房地产企业自身醒悟程度的提高和行业自身调整的深入,房价肯定是以一次调整到位的总体形式出现,所有的房价和房地产企业一样,在底谷的深处净身、洗礼后再各自选择自己的出路和去处。
二、地方政府打的是地方财政的中算盘。从一定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没有资格和能力代表党中央的执政形象,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这样。因为他们往往是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考虑,最为明显的就是依赖于卖土地提高GDP,把所有的经济承重都系在房地产这一根缆绳上,并且是不断地加价加码,直到突然崩断为止。以杭州政府为例,他们在地铁建设这么大的工程项目上疏于监督管理,致使工程三次转包,从而导致因工程质量管理失误而塌陷的重特大事故发生。把这样的事件和他们积极热衷于为房地产商卖房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就不难想象他们是何等下贱的嘴脸了。再有就是南京政府,他们一听说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各自的方式扶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胜窃喜,从一站式房地产交易大厅到高额购房倒贴,从封杀房地产真实内幕言论开始,一直到周久耕局长坐名车戴名表叼着昂贵的香烟登场后,才败露出肮脏原形,这样的地方政府特别是这些政府的主要领导,他们能代表党中央的形象吗?
三、开发企业打的是成本利润的小算盘。诚言,房地产企业是被老百姓抢购房子的假象所蛊惑了,是被地方政府和银行先是连拖带拽,后来是连挤带压所迫变形了。从目前的局势上看,的确是活着有些憋屈,死了觉得冤枉,打架没有对手,发怒没有理由,经济实力虽然雄厚可是手头实在太紧,原本已是爷爷辈分现在突然被免职了,想找一个儿子、孙子那怕是重孙子的辈分也不嫌弃了,可是根本没有编制和位置了,估计得等把房子卖出去再安排辈分了。所以不停地算反复地减,无论如何房价还是降不下来,原因就是土地成本花冒了,管理成本用高了,还有一部分灰色的成本没法公布出来。要降价必伤成本,伤成本就是割肉,割肉能不痛吗,最闹心的就是还有人哼唧着让公布成本,有道是黄泉路上皆老少,看来黄泉路上也需要去开发了。
四、老百姓没有算盘可打只会背小九九。
大小算盘咔咔响,百姓心里却不慌。
个十百千万也有,俺们只会小九九。
一一得一不是二,二二为四难成五。
房价一天一个样,掐稳现钱莫被抢。
如果以前低估计了老百姓的智商,这次必须诚恳地说声对不起,如果以前有了隐瞒和欺骗,这回必须实实在在地补上,原因很简单,民众的整体意识提高了,市场氛围变了。从哲学的角度讲任何矛盾的双方有着统一和对立的双重性,房地产市场更是如此,在这里需要从对立和博奕中探寻出能够统一和接受的房价来,其实,在买卖双方都有一个熔点的价位,只要能达到这个温度房地产市场瞬间就会转暖回春。老百姓可以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而开发商只有积极努力地寻找这一天,因为已经没有期待的资本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