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产品大量积压滞销的原因,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产品类别的需求结构不合理,性价比过低”。之所以冷市就是因为买卖双方市场对接不够,无论是需求内容还是消费能力上均脱离社会实际,因此,离开社会大的背景去谈发展结局只能是这样。站在不同的层面剖析的问题自然不同,如果就价格论价格,永远都是一场口水战;如果就开发企业的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去讨论,现阶段的情形更是难以达成共识。因为房地产目前的局势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所以,消费者是上帝了,尽管开发商还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那是个人认识上的事,不影响客观实际。所以,开发商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以前的失误照单认帐,千万不要丢人到吃完大餐想赖帐的程度。古往今来有许多舍身取义英雄壮举,此时开发商们选择的不过就是舍利求生退路,和前者不可相提并论,难道就这么艰难?对此,笔者的设计是:
一、利益取舍在观念。目前房地产企业大多都面临着产品积压,资金紧张,企业自身处于无望的观望和没有盼头的等待,打破这样的僵局还得靠开发企业自己。首先要树立能取就能舍的观念,把手中积压的产品看成一单生意,一单赔本的生意,而不是全部经营。从有挣有赔的角度理解和认识这个事情;其次就是尽量缩短痛苦挣扎的时间,至少可以在损失大与小,痛苦多与少,形象好与坏之间的选择上捷足于同行之间;最后就是从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积累中,设计出新型的开发模式来。
二、经济发展上科技。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与科技观念落后有直接关系,以往经常听到有人说房企科技含量低,尽管这么一句平白的语言,实际上也会出现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差,因为很多人都把科技含量误认为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程度,实际上更是指科技在思想中的含量。房地产企业提升科技不一定就需要多么大的投入,如果运用科技思想从整合的角度出发,把科技时代的大背景环境充分结合进来,至少可以降低成本的几个百分点。
三、自我提高靠认识。房企之所以卷入这场残酷的肉搏战,原因就是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企业管理者基本素质良莠不齐,致使很多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失误发生效果性的外部感染。因此,一定要从认识的高度理解这次冷市与危机,充分意识到市场洗牌的必要性和规则性,切实重视自身提高的内容与途径,把自身提高做为生存和竞争的重要依据。目前开发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销售对接模式的转型设计,产品及服务的深度开发,企业自身结构的战略设计等。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上尽量突出企业个性化的优势,在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企业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调整和适应了。
博客论剑投票处:http://bj.house.sina.com.cn/blog/wulindahui/index.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