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思考的政府终于下定了决心救市了,怎奈救计不佳适得其反新一轮的观望却开始了,原本年底就有松动的迹象,现在看恐怕要等上一年或者两年甚至三年都不好说了。因为老百姓从观望的角度得到了实惠,得到了经验,那就是市场的主动权在消费者手中,买与不买取决于自己的钱袋子,而不是用179°的特大钝角依靠甚至枕在信贷上,也许将来很难重新站立起来了,即便是降息降率依然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升降是随时可以调控的。从形势上,开发商也是在看,实际上是等,准确地讲是在煎熬,煎熬着内力,煎熬着信誉,煎熬着信心与时机。所以从以上三方面看都很被动,被动的原因首先是政府违背了客观规律,把行政的手插进局部利益的磨眼,自己既遭罪不说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此教训应该及时总结反思;其次就是开发企业失去原来开发的性格和本能,不思进取一心只学猪坚强,放着健全的双腿不用坐在轮椅上等救援。
一、政府还将一如既往的打着太极拳。政府的决策无论与否永远都是正确的,这一点无须置疑。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和必要评论和指责政府如何,但是必须认清一个实质,那就是政府手中解决问题的锅盖永远都不如出现问题的锅多,所以肯定有盖不住的锅,谁能保证房地产的锅永远都有人来盖?拿目前的救市而言,实际上就是一种折中策略,无论是百姓还是开发商都觉得无话可说,无责可指,犹如医生给癌症病人冲碗红塘水说,喝了就会好的。
二、开发商最终还得下轮椅走两步。开发商原来还以为自己是一个腕,一个经济支柱型产业的腕;以为自己的债务链条绑架了国家的经济,绑架了银行,现在看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只要链条没绑到人家的脑袋上,人家就可以截肢斩臂来保命,割一条烂手臂给你又如何?所以指望别人推着轮椅把开发企业送出严冬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三、大结局就是实现对接。政府的救市除了降息还会有别的吗?即便是有对老百姓和开发企业又有多少直接的作用?所以当事情复杂到谁也干涉不着,解决不了的时候就是最好的解决了。就象自然界的进化一样,必须符合发展规律,房地产市场的复杂形势实际上就是寻找这个规律的过程,是变革的基本内容和特征表现。最终结局就是政府抓好保证性住房;开发商学会控制成本和经营;50%左右的民众可以用自己8—10年的收入能买到住房。什么时候房价不在波动了,一直保持持续增长,而不是暴涨、暴跌的现象,这才是房地产市场最后的结局。
精彩链接
放地产市场彻底告别了昨天
先量体后裁衣,突围就从这里开始
成本控制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
扁平式二级指挥管理运作实施系统
以换汤换药换罐子思想去调整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