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调整自己,开发企业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2008-08-13 09:12:38)
标签:
房产杂谈 |
久病不医必大患,绝大多数开发企业从管理的角度讲,都属于粗放型管理,由于行业技术和项目运作等含金量相对较低,再加上长期享有暴利,所以在原本不高的基础上又开始逐步退化,对于今天的困境完全属于积累上的必然。识时务者为俊杰,目前的形势已经再明朗不过了,千万不要再指望广告宣传、虚假理论或者诱骗消费等手段能得逞了,凡是想购房的消费者,他们现在了解开发商们的处境比开发商自己都清楚,因为他们不象开发商那样有太多的幻想,他们现在是异常的冷静和理智。
尽管环境已经是致开发企业以死地了,但是还有“致死地而后生”的机会,因此,北京酋长建议开发商千万不要再高喊大叫“房价不会再跌了”;千万不要再“皇帝的新装了”;千万不要再“光腚撵狼了”,那样丢人不说关键是容易丧命。静下心来,整合一下自己的项目,调整一下企业的结构安排,看看那些需要调整和紧缩。目前开发企业应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组织管理架构。减缩营销和客户公关编制,强化成本管理和策划体制;减少宣传和销售环节上的开销,加大储备项目的运作投入;营救破灭生自救,融资失败再融智,缺啥补啥,多么简单的道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大力水手”呀,即便是大力水手到时候也得补充菠菜呀。
我预测的北京房地产发展走势已经一一兑现了,接下来就是等待房地产企业的淘汰洗牌局面出现,“崩三洗七,崩大汰小”的房地产企业局面应该不会太久远了。以前有开发商就信誓旦旦地举手宣誓,要做“猪坚强”,信心和勇气值得称赞,但真正实现起来不是简单的事,首先就是管理功底薄弱,其次就是思维模式过于套路化。尽管目前的开发企业也是频频出招应对局面,可是没有看出哪招能真正奏效。例如,几天前暴料出开发巨头联盟过冬,寓意浪漫,构思幼稚,如果从仿生学的角度去评价,可以给9.88分,可是现实的危机企业,哪个又愿意做外围的羊为它羊御寒呢?保存自己的体力寻找个性突破的机会才是明知之举。尽管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可是存在形式大小和投入方式等差异,个性因素就更不尽相同了。所以,尽管开发商们前阶段又是论坛会议又是博客博文的,可是面对同样的销售市场冷淡,资金正在逐步耗尽,市场何时转暖等自己无法改变的问题,也就是这些简单的问题难住了所谓的开发大腕,实在令人费解和遗憾。
其实问题原本要比开发商们自己想象的严重,现在房价刚刚回落平均15%左右,就显得支撑不住了,要是等到明年下降50%以上该怎么办?两年前提出的理论至今还有人质疑,对这些我没必要解释,该验证的事实已经验证了,没验证的是因为时间没到。只有在说负责任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办出负责任的事来,所以不管事专家还是学者,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的写手都应该执行这个标准。专家千万不要学徐滇庆和赵晓,开发商千万不要学潘石屹和朱大鸣,其他闲杂人员等千万不要学贾卧龙之流的人,捧着臭脚当金樽。我建议各大博客网站尽早推出“专业博客晾晒栏目”,看看以往的那些所谓的名人是否有胆量“晾晒自己的博客”。晾晒的标准是:首先看看自己的观点和论调是否前后统一;其次就是看看被事实验证了的正确率是多少?;最后是看看是非曲直如何?与其说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到不如说是房地产理论界在故意制造误导和混乱。首先是心态混乱,个别怀着自私的目的,闭眼上杜撰梦话;其次就是鱼目混珠,冒充大尾巴狼,慷慨陈词激扬文字;最后就是想把水搅浑,多卖几套房子而已。
最后还是那句高兴的话,房地产市场的民主进程已经取得初步胜利,坚持到09年末再买房子,应该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