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2012-02-10 16:32:32)
标签:
杂谈 |
中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根据公开数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前3季度共实现净利润近6900亿元,同比增长约31.6%,其中有12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过30%。在信息披露方面,银行业的整体表现良好。2011年10月,在美国《新闻周刊》对全球上市的大企业进行年度环境绩效评估中,有32家大陆中资企业上榜,其中来自金融业的有13家,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政府自2007年以来推出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08年推动银行编纂CSR报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是从社会舆论方面来看,银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却每况愈下。2011年4月出版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显示,上市银行中对“两高”行业贷款进行详细披露的银行仅有4家,而在加入国际环保准则和倡议方面,2009年以来的中国银行业并无更多实质行动。项目负责人于晓刚在报告中更重要的披露是,在2010年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其背后推手却是一批逐利而不关注环保责任的银行。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说,“这种隐蔽在污染事件背后的投资环境伦理问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而最近更受舆论关注的事件是银行业的高利润,银行员工的高工资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难。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发言称“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有时候我们利润太高了,都不好意思公布。”而另据公开信息统计,2011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共发放薪酬1320亿元,人均薪酬为7.5万元。
与银行利润增长相比,实体经济状况的艰难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看来,“银行的高利润来源于其对实体经济的压榨以及存款人利益的损害。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的贷款利率越来越高,存款人的收益停滞不前,银行却赚得越来越多。”
面临这样的产业现实,我们不禁思考,银行业的本分是什么?
保障存款人的收益。目前银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为3.5%,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4%,也就是在银行存钱储户实际上是亏本的。有分析师称银行暴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存贷款利差比较大。而这个利差是由国家规定的,国家给银行较高的利差,银行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IDG的熊晓鸽说:“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如果银行最赚钱,说明中小企业付出的融资成本高。”实际上,银行业如果过分挤压实体经济,必然会让资本成为无源之水,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落空。
推动绿色信贷。马蔚华在“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说:“银行肩负配置信贷资源的使命,信贷投到哪里就支持什么样的产业。”而银监会的官员也强调在“十二五”期间,银行系统将大力推动“绿色信贷”,但是当前银行的信贷结构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对于新的绿色产业,仍存在着观念、技术、产品、方法、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