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中秋节了,至爱亲朋们问候的问候,走动的走动。今儿我就去了徐大姐家,是因为我想见到她。我们经常打电话还不够,我就是愿意见到她,见到她我就高兴,就会开怀大笑。我所有的朋友从徐大姐那儿获得的都是开怀大笑。这个开心果,这个宝贝,不知多少人中才有这么一号,不知多少年才历炼出这么一炉。我很幸运,她是离我的心很近很近的朋友。
愈到中年,我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是简单而快乐的人。这让我很高兴!
在老宝贝家看到一些好玩的东东,也让我很高兴,截来分享。
一进门,我就看到这俩造型。80后出生的小朋友大都不认识他们,就像他们不熟识当下的王宝强张译们。左边的女孩叫李铁梅,右边的是她爹李玉河。这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70年代流行的样板戏《红灯记》里的主人公,中国八个样板戏唱了整整十年呵。
徐大姐是在北京旧货市场的一个景德镇人开的很小门帘的瓷器铺里淘的.徐大姐发现它们时惊喜万分,老板说这是最后一对了,可惜缺了个李奶奶。徐大姐说,没事,我就是活着的李奶奶。年轻那会儿,她唱李奶奶棒着呢。这对宝贝是她花50元钱买下的。

这个“纺织姑娘”是徐大姐8年前飘洋过海从罗马尼亚带回来的。她刻意把这姑娘摆放到李铁梅和李玉河中间,说这样有时空错位感。我认为她想说,在同一时空里,这些东东体现了不同的国情。这边咱们的铁梅同学满怀激昂地那样时,遥远的地球那边,村姑正温柔恬美面带微笑地织着毛活呢。

戏剧脸。一悲一喜一笑一哭,挂在被装修成卡洛克风格的房间,别致!

还是戏剧脸。
美国电影《惊声尖叫》里的鬼脸道具。够吓人的吧?

这张照片重点放在徐大姐身后的稻草人。一个进入花甲之年的女人,却童心未泯,仍将自身置于童话世界里美乐融融,不由得我不爱死她啊。
一进屋,徐大姐就说,为了你来,我把地板擦得锃亮,挥汗如雨不说,还憋了一泡尿。她后面缀的这个词尾巴,令我捧腹大笑N次。
顺便提一句,最近中央8台播出的电视剧《我俩的婚姻》中有个女戒毒所长,就是徐大姐扮演的,很真实滴。

上午我去看望年长的老宝贝,下午我就被当成长辈任由小的们来看了。
需要祝贺的是,我家又添了口新人。这小家伙可爱吧?她妈妈十七岁从家乡出来,跟过我5年。那时我让她叫我阿姨。眨眼工夫,下一代都快过百天了。瞧,她咬着小宝贝的耳根说,叫呀,快叫姥姥。

年轻姥姥的幸福时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