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看到全国100个城市商品房抽样统计数据,称深圳11月份新房价格超过24000元/平米,高居全国之首。
虽然不知道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大哥意见如何,但想想每次调控政策最喜欢先“敲打”深圳,原因自然与统计数字有关。
事实上,深圳的房价的“过山车”表现,与供应结构和数量关系很大。如果将深圳近十年的新增住宅用地在全国百城中比一下,“倒数第一”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今天中午深圳交通电台联线时,主持人问笔者有关深圳“公积金”贷款细则问题时,笔者提出:深圳的公积金制度应该比其它城市更加宽松。只要是名下没有房产(无论之前有无买过房),没有房贷的深圳市常住市民(包括持居住证的),都应该享受公积金首套房优惠贷款政策。
这样可能促使名下有房的市民,产生挂牌售房的积极性。之前深圳的房贷全是商业贷款,按公积金3-4%的按谒利率计算,利息成本高出6到7成。
如果深圳等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暂时性”宽松,可以为这些供应不足,但投资客比例较多的地区短期内带来较多市场挂牌和流通量,平抑自住和投资需求。
事实上,任何一种商品,只要短期内迅速扩大其市场流通量,价格泡沫肯定会消失,因为概念炒作的前提是垄断及控制供给,没有了筹码,开发商和炒家又怎么敢囤房囤地,怎么敢满天要价呢?
前一篇:专家对明年房价的判断你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