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火:购房券与旅游券谁更有效?
(2009-03-06 10:20:21)
标签:
杂谈 |
近来,杭州旅游部门纷赴全国各地派发“旅游消费券”,一时间引发市民竞相排队申领,现场一片混乱,之后只得改为网上预订,快寄至有实际旅游需求居民手中。
与此相仿,借去年以来楼市回暖的春风,“购房消费券”也在重庆、武汉和浙江等地市场出现。
一类是开发商派发的购房券,只要是凭身份证,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领券,但有一定限量,只能在单一楼盘使用。如重庆协信地产派发的购房券,针对普通住宅的每张面额是5000元,每人限领4张,针对别墅等高档住宅的每张面额则是50000元,每人限领6张。但在推出活动之前,原来的房价维持不变,所以只是一种变相的打折促销,效果并不明显。
另一类是媒体派发的购房券,如“长江日报楼市新干线”派发的购房消费券,购房覆盖面有30家楼盘,购房者在这些楼盘买房时,在享受完该楼盘推出的所有优惠后,再额外抵扣5230元现金。分站遍布全国的搜房网也推出了类似的购房券。
显然,旅游券与购房券相比,热度要高得多,因为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制订和调整要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市民接受程度高;而购房券针对的是商品房,其价格仅需向物价部门备案即可,价格浮动性大,而且针对的客户群体相对较窄,难以形成社会效应。
因此,同样是打折,一种是社会较为认可的价格基准;一种是建立在不确定的周期性资产价值上的价格预期,购房券无疑就是变相降价,而不会被认为是一种额外的优惠措施,效果远不如房价一次性直降,打九折甚至打八折来得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