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皓:银行暴发企业叫穷 别让资金与实体再“失之交臂”
(2012-10-26 13:41:18)
标签:
财经股票中国 |
分类: 时事动态 |
由于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净息差进一步收窄,都使得上市银行的业绩情况及资产质量备受关注。昨日,沪深两市首批共3家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是40.41%、33.2%、10.37%。平安、中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2%、10.37%,相对于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增长甚微,银行利润依然高悬。
一、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消除银行业暴利
金融业的巨额利润来自于金融业准入限制而带来的行业垄断,垄断阻断了银行利率的市场化,使金融业对贷款经济体收取高额利息及相关费用。面对银行的高利润,监管当局将如何应对?有一种观点是降低银行的准入门槛,增加银行体系的内部竞争。这个建议在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基于对于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析,银行的高利润关键并不在于缺乏竞争,而在于政府主导的信贷总量和利率管制,因此,增加市场参与者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时,由于金融体系的特殊性,为了避免潜在的金融风险,银行体系的准入门槛不可能降得太低。因此,允许更多的进入者,只会给这些新银行分享政策红利的机会,但不能真正改变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因此,要真正打破目前的市场结构,只有放松对息差和贷款额度的管制,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二、打破银行业垄断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
银行高利润的另一面是中小企业的困境。在流动性收紧和贷款额度的限制下,由于大型国有企业所拥有的种种优势,包括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银行的长期关系,以及贷款规模本身相对较大等,均导致了中小企业和大型国企在争夺贷款上处于不利地位。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需要打破这样一个怪圈,给予中小企业发展更多的金融支持。
打破银行业垄断、提高银行业的竞争性是我国目前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而民间金融机构是真正意义上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其作为银行体系的竞争者,能够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竞争因素和市场因素,促使正规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将会鼓励更多民间金融机构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满足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并对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现象进行限制,从而间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民间金融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促进“草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在国内的基建投资方面要约束目前的既得利益集团垄断的贪欲,放开民间资本在基建、电信、金融、能源、医疗和教育等等方面的投资渠道。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把这次经济危机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契机,则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