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财决定命运(三)

(2008-05-20 12:46:29)
标签:

基金

家庭资产

国债

股胜

投资

财经

分类: 精品连载
二、理财简简单单刘先生,45岁,公司销售代表,月薪3600元妻子:王女士,44岁,公司职员,月收入3000元儿子:阿峰,大专即将毕业要求夫妻俩最近有2万元的定期存款到期,另外,小舅前年借他们的5万元买房款也快要归还了。执掌“财政大权”的王女士想为这笔钱找一个好去处。另外,她考虑到儿子阿峰在5年内可能会结婚,希望到时候能有一笔钱帮儿子置办婚礼。王女士最近也接触了一些保险代理人,因此对保险产品比较感兴趣,希望能把钱放到既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又能有一定的收益,还能在几年以后将钱取出的保险产品中去。推荐方案王女士的要求挺多。目前市面上的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寿险都兼有理财和保障功能,但这些产品都偏重长期投资,不符合王女士几年后要用钱的要求。基于以上情况,建议如下:考虑到刘先生保守的投资理念和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选择的投资理财品种有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国债、二级市场基金、二级市场债券等。具体的比例:建议50%作国债投资,从流动性考虑,建议选择交易所国债市场,到期期限在3年左右的中短期国债为宜,目前收益率在3%左右,每半年投资一笔,滚动操作,这样,就实现了每半年都投资国债,每半年都有国债到期。20%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为2.2%左右,是活期储蓄的替代品,天天计息,按月分红,可以随时买卖,没有任何费用,而且免利息税。20%投资二级市场基金,每年有20%的收益,其余的10%作银行定期储蓄作为家庭应急备用金。三、工薪阶层如何理财第一,35%存在银行。虽然央行一再降低存款利率,但是作为保本的投资手段,储蓄仍然是普通百姓的理财首选。不过,可以在期限上动动脑筋,进行组合:一年期的占55%,三年期的占35%,活期的占10%。这样,储蓄可以实现滚动发展,灵活方便,随时调整。  第二,30%购买国债。买国债不仅利率高于同期储蓄,而且还有提前支取可按实际持有天数计息的好处。另外,您还可以试着买二手国债。  第三,20%投资基金。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组合投资、风险分散、回报优厚的特点,一般年收益率可在20%左右。  第四,5%购买保险。在目前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购买保险具有防范风险和投资增值的双重意义。比如,像养老性质的保险,不仅对人生的意外具有保障作用,而且是长期投资增值的过程。  第五,10%投资收藏。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长期投资的话,回报率极高。但是,您千万得注意要真正懂行,否则一不留神买了假货,您可是悔之晚矣。其他的邮票、钱币、磁卡等,风险较小,而且融入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可谓是投资、观赏两不误。  第六,还可以把资金通过集资入股、委托理财等方式,投入到风险低、效益好的项目里去。但是,要注意资金安全问题,注意经济合同的合法性,以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第七,另外,找到真正的投资理财专家,委托专家来为您理财。 1、普通工薪阶层的养儿计划(1)典型的三口之家  莫先生一家三口,很多事情都围着宝宝打算,他们的财务状况也和很多人都有相似之处。先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从1985年至今已经有17年的工作经验了,现在是技术部门的主管,月薪原来为6500元,因为公司的一些管理方式调整,现在每月可拿到4500元,另外2000元直接上缴作了各种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年终有15000元的奖金,估计单位状况和自己的工作及收入状况五年之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妻子工资不高,每个月大概在1000元左右。两个人每个月基本生活开销为2500元,而花在儿子身上的钱估计马上要达到1000元/月,因为再过半年,儿子就三岁了,要上托儿所和各种培训班了。  (2)没有负债  目前家里有现金和活期存款2元,定期存款有1.5万元,还有2万元国债。一年多前投了15万元到股票市场里,买了五粮液、江苏舜天等三只股票,没想到一下就套牢了,现在总市值大概还有10万元,要是割肉出来就等于损失了30%,实在有些心痛,打算做中线看看。  现在住的房子没有贷款负担,现价大概在30万元,也曾打算换个房子,但考虑到按揭对他们而言压力还是比较大,有些担心如此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  (3)丈夫保险怎么买  李女士三年前买过一份10万元的保障型寿险和一份5万元的意外险,孩子也投有一份3.5万元的意外险。先生虽然在单位已经有社会保险,但考虑到孩子较小,李女士还是想在近期为先生买一份意外险。而寿险方面,李女士觉得现在的保费比较高,而且不知道买哪种类型的好,投资型的还是纯粹保障型的?是否过两年再开始投保比较好?  (4)如何积累宝宝的教育基金  另一方面,由于孩子比较小,今后还需要更多的教育经费,妻子现在精力全放在照顾孩子身上,先生工作8小时之外空闲时间比较多,能否再为家里创造一些价值?如何为宝宝积累更多的教育和成长基金?专家是否能建议一些其他更好的投资渠道,投资回报率最好能达到10%。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支出  本人月收入4500  基本生活开销2500  配偶月收入1000  子女教育费1000  合计 5500  合计 3500  每月结余 2000  年度收支状况单位/元  收入支出  年终奖金15000  保险费 4500  合计 15000  合计 4500  年度结余10500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单位/元  家庭资产家庭负债  房产(自用)300000  现金及活期存款 20000  定期存款 15000  国债 20000 股票市值 100000  合计 455000  合计 0  家庭资产净值 455000    投资理财建议:  李女士家庭投资理财的困惑是在如何购买保险和积累子女的教育基金两方面,目标简单明确。首先来分析一下李女士家庭资产现状:可投资的金融性资产15万元,每年可节余7万元的资金收入用于积累投资,且家庭资产流动性不错。目前是李女士家庭资产规划投资的好阶段,理财的顺序应是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准备-子女教育规划-教育基金积累。  鉴于李女士对家庭投资10%的预期收益率来分析,其风险承受能力应为中庸型投资者,渴望有较高的投资收益,但无承受较大的风险能力;虽然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资波动,但是投资风险要小于市场的整体风险,因此应寄希望于投资有收益且能稳步地增长。李女士在投资时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金融投资的一个规律,不要采取激进的办法去达到目标,急功近利往往事倍功半,李女士股票的失利就在于此。     A股市投资跟紧市场  李女士对投资回报的要求较高,股市投资是一合适的选择。目前股市动荡,说法各异。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只要能跟上股市进化的节奏就是胜者。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长期以来都存在以投机炒作为主现象,因此也就造成了大多数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忽视,而过分迷信"庄家"的力量,但今年股票市场的趋势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股市已逐渐地转向理性投资,市场定价体系因此而重新建立,股票价格当然也就因此而进行了一番新的排序。因此,李女士不要只期望有朝一日能让自己手中的股票回升到自己买入的价格,适时割肉,并认真的做好基本面研究,把资金再投入到一些业绩优良而有成长性的蓝筹股中去,者才是明智的选择。   B信托投资勿盲目  信托投资相对股票来讲,稳健程度较强;相对国债、基金等又利率较高。但投资信托切忌盲目,近一年,出现了"信托投资热"想象,致使很多投资者再不了解信托的情况下,跟帮似的购买。建议李女士在购买信托产品时,应选择如市政工程、基本建设工程、写字楼、宾馆等现金流和管理成本均相对稳定的信托品种及发展前景可观的金融租赁信托。既然李女士已经有股票和国债的投资,就不要再选择投资于证券类的信托,避免投资渠道的重叠。   C小试锋芒购基金  基金的优点是价格最低,在近期整体价位风险较小,交易费用低廉。目前基金已进入底部区域,而且有部分基金已经出现放量迹象,显示有新增资金正在积极介入。近期《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 为基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的空间。李女士可在近期了解几家基金公司业绩好的基金进行关注介入,对封闭式基金在低位区购入。当然,不要对基金的短期回报期望过高,做中长线的准备,密切关注。   D应急基金须准备  一个家庭的应急准备金是在发生意外变故及紧急事件时能够快速变现的资金,一般是家庭月收入的3倍,李女士家庭应准备22500元。作为李女士家庭目前有2万元的现金和活期存款正好可作应急准备金,这笔款项不要进行投资和挪作他用。   E投资、保障结合式保险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莫先生,保险额度理应增加,从目前家庭状况看,莫先生应投保健康险及带有投资性质的分红保险。 2、 如何实现住房计划?今年28岁的孙先生曾是北方一所重点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五年有余,共积攒了13万元存款。今年年初,孙先生所在的这家金融公司搬至上海浦东陆家嘴,作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他跟随公司来到上海,并准备在上海定居。  孙先生现在的月收入约为4000元,每月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合计在700元左右。公司用人才引进的方式为其办理了上海户口。孙先生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一室户住房,月租金为1000元。在陆家嘴附近,这个价位租用的房子无论是装修或是设施都极其简单。  孙先生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决,租住的房子只是个晚上不得不回去就寝的地方,这样一来,生活上的开销无形当中增加了许多,每月花销都要在2000元左右。最近几天,房东几次打来电话催促孙先生早些搬家,原因是此房已找到合适的买家。  孙先生打听了几处租房信息,要么在公司附近、租金高得无法承受;要么距离公司较远,交通不方便。况且,孙先生也厌倦了这种提着行李搬来搬去,没有归属感的日子。但是,以其现有的经济实力买房,如果购买新房,只能在较偏远地区选择,交通上不占优势,周边配套设施不一定齐全,每天上、下班路上投入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如果购买市中心地区的二手房,只能选择面积较小、设施陈旧的老公房。理财建议 :  租房不如买房划算对于孙先生这样想在上海定居的人来说,与其长期租房居住不如买房居住。   40~50万元次新房为首选  孙先生现在拥有13万元存款,每月收入4000元左右,可考虑购买中环线附近、价位在40―50万元之间的次新房。如位于红枫路上的金桥酒店公寓地处中环线浦东路段的金桥路附近,交通十分便利,到孙先生所在单位陆家嘴地区大约半小时左右的路程,一步车即到。同时,该酒店公寓与家乐福、欧倍德、迪卡浓相距很近,生活和娱乐设施较为丰富。  孙先生可考虑将购房价位定在43万元左右,这样原有的13万元积蓄可用于房款30%的首付,其余的30万元办理20年银行按揭贷款。按上海市相关规定,只有已缴纳两年以上公积金的职工才可以申请办理公积金贷款,孙先生户口刚刚进沪,在上海缴纳住房公积金年限不够两年,所以只能办理商业贷款。按照央行加息后利率计算,每月还款额在2000元左右。  和租房相比,孙先生每月要增加100元左右的交通费;原来每月支付的1000元租金与每月冲还房贷的700元住房公积金合计为1700元;每月结余要想和租房时期相同,需从日常开支中节省下来400元。对于孙先生来说,有了自己的住房,孙先生早、晚两餐可在家享用,每月用餐方面节省下来400元花销不是问题。 3、朱女士的理财案例朱女士一家三口,丈夫40岁,朱女士38岁,小孩11岁。夫妻两人几年前一起从单位辞职开了一个小公司。每年除了所有开销,还有七八万元节余。有一套单位的80多平方米的集资房。现在手头有10万元现金,流动资金30万。自己买了一套久久鸿福的保险,一年交保费600多元;11岁的小孩买的是少儿分红类保险,360元一份,买了两份;丈夫买了一份长寿保险。朱女士他们在原单位还买了医保、养老保险,另外还买了养老保险。朱女士这种情况,如何理财比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