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之一:《挑山工》
(2014-05-15 11:24:25)
标签:
评课教育 |
分类: 课堂杂谈 |
《 挑 山 工 》 评 课 稿
刘惠芳:
优:1、教师准备的十分充分,知识点、文章主旨都挖掘到位。
不足:
建议:
陈艳飞:
优:1、整堂课娓娓道来,轻松流畅,学生参与程度较好;
不足:1、前后环节有重复,降低了课堂效率、效果。
建议:1、调整环节顺序,中心议题前置,然后将一些小问题贯穿其中。
李英英:
优:1、整堂课设计合理,能关注单元主题;
不足:1、课堂节奏较缓,使课堂气氛不太活跃。
建议:1、对比朗读应成为亮点;
自己反思:
我的设想
一、引一引
1、课件出示图片,让生认识“挑山工”;2、出示文中插图,让生练习述说画面内容,读最后一自然段,以此导入。
二、问一问
中心议题:课后第一题。
注:1、直奔主题,生边反馈,师课件出示相应表格,同时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及默读指导。
2、例如:折尺形路线,讨论中心议题时只需让学生明白路线多一倍;折尺形路线的好处属于旁支,此处教学则有点“画蛇添足”。
三、讲一讲
(一)1、朗读——明确不一样的地方
(二)1、指名读第5自然段其余内容,明确最后一处不一样“快、慢”,(此处可插入相遇次数表格,使学生体悟“快与慢”的变化)回归单元主题,再次感悟“挑山工”精神。
四、测一测(主要)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检测课后第2题。
注:这样“引”“测”内容首尾呼应,课堂结构完整。
五、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