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碑“西黄村”二——由碑刻断定村落史!
——五方元音【白全忠访碑录】
说起访碑来我这次在西黄村访碑是很有收获的,至少可以纠正一个“村史”
的谬误!这就是彰显碑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西黄村距邢台市区26公里,属于邢台市信都区管辖,西黄村是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西黄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西黄村与南小庄村、树森村、韩家庄村、于家庄村、巩家庄村、李家庄村、黄旮旯村、桐花岭村、后马厂村、西尚家庄村、后青峪村、前马厂村、黄店村、北会村相邻。·····
有“邢左铁路”、“邢衡高速”、“邢汾高速”、“太行山高速”途径,更有322省道途径,是个交通便利的“浅山区”地带,还有7路市区公交车驻守,当然有更多的“城际公交”途径·······
在探访期间,发现《重修兴隆观碑记》一块,长200厘米,宽86厘米、青石质,并且有嘉庆二十x年在该碑刻中首先记载了“大宋皇祐年x建”皇祐,即(1049年——1054年!)距今978年左右;这就是说:在大宋皇祐年间就在该地就设有“兴隆观”,其历史久远,········
当然该道观曾经历多次修缮与维护,绝对不是偶然的在这里出现的,当然期间有大明朝维修的记录,在碑刻文字中依然还有“关帝庙”的记载,看来这里的“风水”很不错的,但是在多年的时间里,遭遇坍塌与荒芜、仅存基址破败不堪······
从断断续续的文字记载中可以判断出该地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荒芜,这是关键问题,而这样说来就与矗立在河道东侧的《西黄村村史碑刻》的历史有了较大的差距!据《西黄村村简史碑刻》记载:1410年三户刘姓在现址依山傍水“立庄”!而这个“立庄”就是在这里建立村落、供人们居住·····
而“立庄”则是:在这里开天辟地的建立村落!没有人员、没有其他邻人、没有其他先民的情况下在该地白手起家,进行建设成为村落的雏形!似乎按照《西黄村村简史》记载:一四一零年立庄与《重修兴隆观碑记》出现的年代有着较大的差距!寺、庙、观、庵多修建在人群聚集地,为了方便“招收居士”、“信徒”与“护法”,也只能是“人类聚集地”,这样有利于“寺”、“庙”、“道观”的发展!······
如果按照《西黄村村简史》的文字推算“兴隆观”、“关爷帝庙”等一杆子宗教设施,都是在“西黄村”出现之前是独自在山坡上矗立的,不过这样的设想也不无可能性的,因为“西黄村”位于“太行山古驿道”的中路,沿此地向西便是“八里岗”、“野沟门”、“将军墓”、“宋家庄”、“冀家村”、“马岭关”西至山陕·······
作为“太行山古驿道”的途径之地,或许有这样的可能,但是其可能性少之又少,因为“太行山古驿道”是邢台或者山东抵达“山陕”之必经,天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就“四里营”、“营里”的2万多驻军每天所需要的物资就的有许多,人吃马喂的就有很大的供给量,不要说邢台那些“走西口”的商贾们的来回“稍脚”的物资了,就非常可观!·····
就如现在依然坚持在“西红梁”沿线的人们,给过往汽车“加水”已经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这也证明了不会有独立生存空间的地方,也是不会成为人类聚集之地!而在此地由于《重修兴隆观碑记》的存在及碑刻上详实地记载了有诸多“宗教场所”的存在!难道在1049年至1410年这400年期间就无人染指这里?······
说到这里应该证明:《西黄村村简史》中所述存疑!这也是最近“古村落”运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因为许多人仅仅凭借老年人的回忆,去当历史去延续?或许就是个错误,有“刘家“搬迁史”却不能验证——刘家三人来到这里时,就不存在人类活动的迹象!至此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当然应该借助相关“碑刻”内容去研究“村史”的“续写”问题!或许这就再次证明了“碑刻文化”的重要性!·······
2022年4月15日23时50分草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