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忆刘春华、王维宝、葛树荣三位老师

(2010-11-09 10:20:51)
标签:

转载


元飞:我真高兴看到你的进步和成长,其实你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拥有话语权的专家。

知道为什么吗?是你的学习能力给你带来了现在的成绩。

多联系,我希望你能超过以上的三位你提到的老师。

    刚刚来到蒙泰那几天,我在下班后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买些内蒙特产,寄给刘春华、王维宝、葛树荣等老师。现在都已经过了近一个月了,为什么我忽然要提到这件事题呢?因为最近我在为蒙泰高层做企业文化和品牌规划时,谈到我在企业文化领域内的朋友时,其中包括青岛大学葛树荣教授。出乎意料的时,他们听到葛的名字时都有一种惊喜,原来葛曾经在07年来蒙泰讲过课。这件事引发了我对曾经帮助过我的老师的怀念,那种思绪在心中短暂地梳理,便有了如下的回忆。

    首先,还是谈一下刘春华老师,我最感激的也是他。其在海尔的时候担任过我的上级,曾是负责空调文化和品牌的管理部长。他不仅是我的工作上的导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他有时候言辞有点犀利,不过就是那种严格要求,培养了我做任何事情都有创新的思维和细心的行为、成体系的思考方式。所有和刘接触过的人,都被他的讲话风格和幽默所吸引,他的许多优点是天生不可复制的,而很多优点我也在不断借鉴。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要做海尔集团中层干部中学历最高的人”,正是他的这句话犹如点醒了梦中人、启发了我不断学习的观念思维、给了我学习的动力。之后,刘不仅从中国海洋大学读拿到了硕士学历和学位,后来又上了南开大学品牌博士,而在他的引导下,我也步其后尘。刘年初离开海尔加入宁波帅康厨具集团,他走后,我也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他留下的岗位也顺理成章由我继任。刘在帅康刚开始是品牌总监,后来升为副总裁,近日他又打电话给我说升为常务副总。我真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他就是我在社会拼搏的人脉,他的地位越高,给我带来的价值影响也会越深。

    其次,谈一下王维宝老师。我认识王老师是在08年,是通过刘老师认识的。此前,我在文化中心工作的时候,曾听说过王老师,但是知道他已经离职。当时,刘说王老师开了一个个人网站,并把他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之后,我听过王老师为一些客户讲过的一些课。可能刚开始,自己觉得王老师讲的那些内容,我们都了然于心,所以不以为然。后来,我发现,王老师将一些枯燥的内容讲得活灵活现,讲课非常生动,真是令人赞叹。他在工作上是我的榜样,另外也是我的伯乐,我能来到蒙泰,也是王的牵线,很感谢他。

    再次,谈到葛树荣教授。葛在青岛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老师,同时也给研究生教课,认识他是两年前。当时我们海尔要召开经销商大会,其中希望请对海尔有研究的专家来为经销商讲课,后来就通过关系请到了葛教授。葛老师当时讲的内容是《道家和海尔文化》,其幻灯片上只有几个字,但是他侃侃而谈,比海尔文化人员还了解海尔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道德经》的经典内容。他讲完课后,我主动找到他,说对他讲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葛知道我是海尔企业文化总监后,主动和我互换了名片。为了结识像葛老师这样知名的人物,我晚上发了一条短信,又给他发了一些海尔文化资料,他高兴地给我回了一些他讲课的内容,后来我们经常联系,逐渐成了好朋友。有一次,他说他每周六要给研究生上企业文化课,我于是周六请假也要去听,每次去都带上海尔最近的报纸和文化手册等,他对这些资料非常珍惜,拿到后马上用纸抱起来,生怕折了,因为这对于他来说非常宝贵。关于葛老师里面还有一个插曲,每年青岛大学德国交流中心都会邀请德国巴伐利亚州青年代表团来青岛参加啤酒节,同时也会来海尔考察,因为到海尔参观费比较贵,所以青岛大学就通过关系找到我。我当时负责整个海尔集团黄岛工业园的文化工作,所以我给他们接待就不需要花钱。但是,无巧不成书,有一次葛老师请我到他家吃饭,聊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太太陈老师正是青岛大学负责德国交流中心的老师,每年都是她通过朋友找到我。这下好了,以后陈老师找我就不用拐弯托关系了,直接找我就可以了。而葛老师非常客气,总是认真向我咨询海尔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我每次给他讲了后,他都听得非常仔细、在本子上密密麻麻记了很多。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正在上高二的儿子总是给我叫叔叔,我比他大不了十来岁,这让真有点难为情,太客气了!

    三位老师他们各有所长,都在自己的岗位和职业方面有所建树。刘老师在品牌管理方面在国内有影响力,王老师在海尔文化方面在国内是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葛老师也是国内对国民性改造的先行者。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很多精神和做法也在激励着我。比如,刘老师的职业规划在影响着我的职业生涯,刘建立的“文化营销传播者”和王老师的博客启发了我建立“文化战略之道”博客,点击率反而更高;刘老师的沟通反应能力太高,我也学不来,但是可以学习王老师的亲切和葛老师讲课的博学;葛老师经常践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给我影响非常大。各位老师在各自领域都是专家,在各方面都是我的榜样,我更应该在工作上创新和扎实积累经验,未来也希望向各位老师一样成功。

    这三位老师给我影响的事情太多了。就不用赘述了。其实,在企业文化方面给我影响很大的老师还有很多,比如,海尔集团文化中心苏方雯、中国海洋大学管理硕士中心姜忠辉主任、我在海尔文化中心的同事、品牌管理网和全球品牌网站副站长小张、发改委《建筑施工杂志》编辑胡静、《现代企业文化》总编万江心、《班组建设》杂志社、还有我博客中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好友30多个、诸多曾经要好的媒体记者朋友....等等,他们曾经和我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过交流探讨,点滴的启发,激发了我在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道路上的文化战略体系逐渐成熟。

     感谢曾经帮助过、点拨过我的老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