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比赛项目中的“斯诺克”现象
(2008-07-05 07:48:07)
标签:
爱在中国行体育 |
分类: 小英评说奥运 |
文/女兵突击
“斯诺克”这个名词,来源于台球,是设置障碍的意思,而这个名词的外延,延伸到各个奥运项目之中。
技巧类项目的斯诺克——难度系数:
体操、跳水、花样游泳等技巧类较强的项目主要看难度系数和动作的稳定性,而这个难度系数则可以看作“斯诺克”。奥运跳水比赛中的六个自选动作,运动员根据进入决赛选手和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每个动作的难度系数,这个难度系数,既是对自己的能力的考验,也可以为对方施加心理压力,每一轮选用什么样的难度系数很关键,由于难度系数大常出现零分的动作,何冲、吴敏霞这样的强手也不能幸免。,反之一个高难度动作跳好了,为对方队员的后面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
小球类项目的斯诺克——排兵布阵:
乒乓球团体赛中,针对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制定出场顺序,如上届世锦赛中半决赛对香港,女队的奇阵,让郭跃充当第一单打,直取帖也娜。另外滚网下台的小球,也是斯诺克的一种典型代表,如果一场不赛中对手经常打出擦边球和滚网球,会对自己产生无形的影响,这届世锦赛中,马琳和李庭佑在关键局的比赛中,马琳的多个擦边和滚网球,让对方心里变化很大,最后输了整场比赛,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无意斯诺克”现象。
网球比赛中的斯诺克——场地和AS球:
红土场地和草平场地的不同,对队员影响很大,这是“天然的斯诺克”现象,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出现了红土之王纳达尔和草场天王费德勒。可见这种场地的障碍对队员的直接影响。另外AS球,是发球手直接为接发球手制造的障碍,这个也是直接得分的手段。
足球比赛中的斯诺克——环境和人墙:
例如本次世界杯预选赛中,中澳之战,中国把主场设在高原场地,目的是为对手制造“斯诺克”,让对方的体力大幅度下降,可没想到也为自己解斯诺克埋下了隐患。另外,任意球中的人墙的布置,和队员的站位很关键。这不仅为对方设计斯诺克,同时也有抓住对方失误反击的机会。
排球比赛中的斯诺克——拦网:
无论是单人拦网还是双人拦网,都是在为对方设置“斯诺克”进行防的同时也是自己得分的好机会。这样对方只有换位进攻或者采取怪球手张蓉方常有的吊球得分来解“斯诺克”。
篮球比赛中的斯诺克——盖帽:
篮球比赛中的盖帽是给对手设置上篮障碍的手段之一,NBA盖帽王坎比可能大家都知道,他的防守可圈可点,我们的大姚也不差,希望08奥运多给对手几粒精彩的盖帽。
余论:
奥运比赛中有好多斯诺克现象,还有待我们挖掘,我们期待奥运比赛多一些斯诺克现象,让我们过足眼瘾,让悬念重生,这样增强了大家和媒体对比赛的关注度。所以奥运比赛中如何为对手设计斯诺克,怎样解斯诺克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