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人的需要

(2008-03-23 18:10:45)
标签:

大满贯

澳网

斯捷潘内克

美网

辛吉斯

海宁

杂谈

 

“看看现在赛场上春风得意的那几个女选手……”

“莎拉波娃、辛吉斯,还有我们的李娜。”

“对,她们都是有爱情滋润的。但是像刚刚离婚的海宁,澳网是因为‘个人原因’,居然退赛了。”

“爱情的力量对女人来说,真是不可缺少!”

这是今年年初、澳网比赛之前,我和同事的一段对谈——现在看来有如天方夜谭一般的论断,当时却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笑话。那段时间,被视为澳网大热门的莎拉波娃正被狂传与罗迪克的“罗曼史”,“谣言”生动到了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的地步;复出一年就升入世界前十的“公主”辛吉斯,刚刚确认了手指上“驸马”斯捷潘内克戴上的订婚指环;澳网热身赛异常神勇的李娜,也得到了青梅竹马夫婿姜山的“贴身指导”;而海宁呢?这位21岁就自愿走进围城的球员却宣布了4年多婚史的寿终正寝,恰好映照了她陷入反复的职业生涯……事实胜于雄辩,就算女权主义者们觉得上述观点再“沙文”、再可笑,面对事实也难免踟躇。

然而,事实再次嘲笑了我们的无知。8个月后,四大满贯两手空空的莎娃坐到了美网男单亚军德约科维奇的支持者阵营里;辛吉斯的再次单身让人回忆起了“黑寡妇”的名头;由丈夫带来“快乐网球”的李娜,更因为肋间肌肉组织受伤,销声匿迹得完全没了温网8强的得意;而从孤独走回到孤独的海宁,却是法网、美网冠军在手,稳稳的坐在WTA一姐宝座上,为自己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

我并不想证明任何观点,我只是在疑惑:“女人到底需要什么?”虽然海宁向来不公开谈论自己的婚姻,但我有理由相信,这个幼年丧母、与家人长期不和的姑娘之所以早婚,纯粹出于对“爱”的需要——年少时,爱情对我们(我是说大部分女人)来说,也许就意味着对整个人生的肯定,让人充实而充满自信。所以,海宁能在婚后一年中两胜克里斯特斯夺取个人的头两个大满贯,并且第一次站到女子职业网坛之巅,从此奠定江湖地位。然而,爱情却不是生活的全部,当它不再能支撑一切时,它也就随之幻灭了,尤其是当女人开始寻求对人生的重新定义时。几年前,我曾经写过:“海宁先生皮埃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比利时人,和网球的关系止于业余玩玩;他也不会陪伴海宁走遍世界参加比赛,人们决不会像熟悉明星一样熟悉他的脸。”那时,低调平和,对于一项受到全球无数人热切关注的职业运动保持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也许正是一个刚在世界前十里待了一年、大满贯最好成绩止于8强、还在为击败一次小威而开心的女孩子的需求,因为那可以为枯燥的网球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光彩。但是,当这个女孩子5个大满贯头衔加身、捧回唯一的奥运冠军而成为国家英雄、赞美和毁谤接踵而来的时候,一切就不再是一个“爱”字可以说得清楚的了,这不是因为爱情不再珍贵,而是因为她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爱情……

我知道我是在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就在几个星期前,我又读到:海宁传出了新的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