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地马拉日记之三:安提瓜-危地马拉是为何被遗弃的?

(2008-03-23 18:08:40)
标签:

可吸入颗粒物

奥运会

空气质量

阿瓦

北京

杂谈

日期:2007年7月6日
地点:危地马拉城
天气:晴转阴,14度到24度

在殖民地时代,由西班牙殖民政府统治的“危地马拉王国”的首都并不在如今的危地马拉城址上,而在距离危地马拉城一小时车程的安提瓜-危地马拉。这个始建于16世纪早期的城市坐落在高原上的一个山谷之中,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海拔3000多米的阿瓦火山以及另外两座火山将它环绕其间。你站在安提瓜城中大部分地方,一抬头就能看到阿瓦火山的山顶。城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无论是教堂、酒店还是市政厅,甚至是一家小小的商店。在安提瓜最兴盛的时期,它的人口超过6万,在整个新大陆仅次于墨西哥城和利马;城中拥有30间教堂、18间修道院、15间隐修院、10家礼拜堂、5家医院和一所孤儿院以及圣卡洛斯大学。然而,在18世纪的后半叶,这样一个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殖民地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相融气息的城市却被遗弃了,危地马拉的首都迁移到了现在的危地马拉城。那么,安提瓜-危地马拉是为何被遗弃的呢?
是因为“环境”,准确来说,是因为自然环境。如今大名鼎鼎、游客如云的“世界遗产”安提瓜,在两百年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由于它修建在地震频发的地区,1773年的一场大地震毁掉了大部分城市,当地官员不得不请求西班牙国王允许他们迁都。于是,安提瓜在危地马拉永远失去了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一片废墟中沉寂了。
300多年前的人们还没有掌握地质勘探的技术,所以他们错误的把一个辉煌的城市修建了绝对不适合建城的地方。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永远是决定性的——就比如,在北京进入2008年奥运会筹备的“决战之年”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最关心的问题不仅仅是场馆、不仅仅是赛事运行、市场开发、志愿者招募,他们更强调的是“环境”,主要集中在空气质量的方面。
是人就要呼吸,运动员更需要清洁的空气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而在过去6年的筹备中,北京更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担忧和关切依旧存在。当被问到“在北京奥运会筹备的最后一年、IOC委员们对什么问题最关切”这个问题时,中华台北的IOC委员吴经国第一个提到的就是环境。而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费利表示,委员们清楚的知道北京申办之前的环境情况,也知道申办成功后北京在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他们同时还知道,中国是个发展很快的国家,北京的机动车数量连年增长。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者更是非常清楚如今他们面临的“环境”——一方面,北京的“蓝天”数量是越来越多,每年的达标情况越来越好,但另一方面,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0万辆,不管尾气排放控制到何种程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还有一些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成为“问题”,可在奥运会的“环境”要求下,就是个不小的问题了。比如说,北京空气中大部分污染物的含量都是达标的,但可吸入颗粒物与臭氧的含量超标了。对一般人来说,这两项超标或许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对运动员来说,可吸入颗粒物与臭氧却将成为他们最大的麻烦。在危地马拉向IOC委员做报告的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就谈到:“委员们也听到传闻说,如果空气质量不好,比如马拉松那样需要长时间运动的项目,运动员就会受到影响。”
其实早些时候,北京市政府的有关方面就提出了几大改善环境的方案:奥运会期间限制车辆上路是肯定将采取的方法,早在中非论坛期间,北京就采取了相同的办法,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根据报道,奥运会期间,路上的车辆将减少100万;也要对全北京1000多家加油站进行油气改造,以此改善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程度,无法按时完成改造的加油站将被关闭;奥运会期间,遍布北京的大小工地将不得进行扬尘严重的作业,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和周围各个地区联合制订空气治理方案的工作正在进行,空气污染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如果北京周边地区不进行配合,北京的天怎么可能保持湛蓝;设立更多的监测点对环境实施严格的监测,并且保证监测信息的公开以及方便获取——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极为关注的一点,因为在奥运会期间及时获取环境信息,将大大有利于运动员在奥运之城的生活、训练和比赛……安提瓜当年面临是现在都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但北京面临的“环境”,却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去改善它的。
然而,某些环境条件的限制还是使北京面临着挑战——北京多面环山,污染物的扩散本身就不是很容易;而作为首都,人口的急剧增长也是导致不少环境问题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谁都知道这一点,谁都能理解这一点,因此,“环境”才会成为奥运会“决战之年”最受IOC委员们关切的问题。
最后,还是让我们回到安提瓜的历史上来——其实在1773年之后,安提瓜-危地马拉从来没有像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兴旺发达的玛雅文明那些中心都市一样,真正的被人类社会完全遗弃,许多人仍然来到这里修建房屋、学校和教堂,1979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遗产”,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兴盛起来。所以说,无论面临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只要人的努力和活动依然存在,一切最终都会变得好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