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宝存:没有考虑长效机制03至10版的调控必要改变

(2010-08-12 05:25:15)
标签:

房产

财经

财政收入

建筑用钢

陈宝存

上海

分类: 谈房论市

陈宝存:没有考虑长效机制03至10版的调控必要改变

    不论市场何时重启回暖,事实证明03年调控的升级极致版,并没有解决任何市场问题。在供求关系没有变化的基础上的任何努力都不会有长效的结果。但是,有迹象表明,4.14之后的收紧信贷为主旨的调控,给经济和财政投下的阴影远比房价是否微降更加令人关注。

    首先看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1至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量缩价跌的趋势依然延续。7月份,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3%,涨幅比6月份缩小1.1个百分点,这也是自5月份以来全国房价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回落。其中7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9%,涨幅比6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遏制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的目的达到了,但是未来市场的隐忧逐渐加大了。

    但是具体到2010年7月份,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1.17亿平方米,比6月份大幅减少38.4%。继续调控,此项指标影响的恰恰是2011年的市场供应量。

    当然对于后市的信心,开发企业还是相当看好的。那么,2010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217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3%,土地购置费5054亿元,同比增长88.2%。而且更突出的表现在房企对于土地的争夺重新加速。

    据报道:8月11日上午在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招标现场,房企拿地的热情似乎在逐步回升。通州区宋庄镇居住及托幼用地底价7.06亿元,8家企业报价多数在10亿元以上,上海绿地报出的最高价达16.505亿元。溢价明显。

    上海证券报报道:7月份前后,一度平淡的土地市场开始活跃。在各地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央企再度频频现身,重新成为土地市场的主角。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新政出台后,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成交的总价前十名地块中,国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重。其中北京、上海分别有9块土地为国企开发商获得,其中分别有3家为央企(或央企参与),其余6家为地方国企;而深圳和广州的稍低,分别为6家和5家,其中绝大部分为央企,地方国企分别仅有1家。  
    但是,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分析: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前几个月,受经济较快回升带动税收增长,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大幅下降、基数很低等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幅较高,1-4月累计增长34.1%。

    然而房地产宏观调控之后的近几个月,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5月份增长20.5%,6月份增长14.7%(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12.2%),7月份增长16.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11.9%)。预计后几个月,随着去年同期经济回升,收入基数进一步抬高,以及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逐步减缓,财政收入增幅还将继续回落,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那么,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影响财政收入几何是需要数据支撑的。但是,我们从钢铁大市唐山自4月份以后中小钢厂纷纷停业可以看出,客观上房地产宏调带来的开工收缩,直接影响到了房企的上下有相关基础行业。随着4月中旬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高烧的楼市就在不断降温,由于房地产一向是钢材消费的大户,这直接导致了钢材市场需求的萎缩,建筑用钢也成为了钢厂和贸易商都不愿碰触的“风险地带”。

    据报道:唐山是我国钢铁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这里既有着首钢、唐钢这样的大企业,也有着成百上千家中小钢厂。我国钢材品种一半以上是建筑钢材,而建筑钢材一半被房地产市场所消化,而房地产的建筑用钢一直是中小钢铁企业的主产品。
    而唐钢这样的大钢厂也在开始检修设备。唐钢一位内部管理人士透露,钢厂名义上是检修,但客观上使得产量减少,库存降低。不过他坦言,相比于小企业,大企业的优势就在于规模效应。一旦减产,规模效应就丧失殆尽,企业在1000万吨时,管理费用为每吨300元,如果限产至500万吨,管理费用每吨就会接近600元。

    在经济转型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房地产相关基础行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的绝不仅仅是财政收入一个领域,还会影响到大量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这才是目前维稳的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自03年开始的紧缩信贷为主的调控,由于土地供应的同步紧缩,不但没有积极意义,更走向了市场的反面,所以03至09年的市场基本是被调控的越来越涨。而10年虽然注意了土地供应的问题,但是客观上已经失去满足供应的先机,这也是目前的信贷指向了紧缩改善性需求的根本原因。

    10年的调控并没有使市场发生根本变化的因素,所以,市场在持续僵持之后的走向仍然会是暴涨的局面。

    这是最可怕的局面,也是要依靠长效机制解决的局面。而所有的微小调控:查闲置土地,查捂盘惜售,增保障房供应,都不会改变商品房价未来上涨的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