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宝存:春晚和调控—同样的鸡肋

(2010-02-25 01:14:56)
标签:

房产

春晚

鸡肋

调控政策

陈宝存

北京

分类: 谈房论市
陈宝存:春晚和调控—同样的鸡肋
 
    春晚这么多年,就剩下赵本山了,但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赵本山的小品很多地区看不懂,也加上越来越明显的广告色彩,还有那么多的争议,唯一的亮点(我们北方人看懂了)也就成了污点。
    调控这么多年,就剩下二套房了,但是城市如此不同,调控政策也就不能适用全部一二三四线所有城市,再加上地方财政越来越依靠土地出让和房地产税收,调控也就越来越失去效率。最终成为助推房价的工具而已。
    央视的一台春晚,试图解决全国人民的春节文化生活之需已经是徒劳的了。那么调控政策中央政策解决不同发展过程中的楼市问题,也就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的事了。
    这也是政策越来越区域化的根本原因。不论是春晚还是调控,央视和中央政府还是要相信地方台和地方政府的能力,不一样的市场找到不一样的调控形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而不是所谓的大一统政策。
    分税制造成中央富裕和地方的极度贫困,短期内看来不能解决。那么一刀切的政策如何能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住房问题,这本身是值得怀疑的。特别是我们的所谓保障住房,实际地方政府已经越来越异化,纯属无奈。
    北京新政在媒体中的题目很鲜明:北京调控楼市力度超中央。实质上我看不出如何超越了中央?只不过,09年上涨最厉害的城市就是北京,不超过中央的力度如何能让百姓满意?这是最大的问题。
    地方成为楼市无可奈何调控的主力,那么央视春晚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呢?一台春晚照顾东西南北中,这么想本身就有问题。更何况,20多年来基本那几个面孔,那几种形式,人们如何还能吸引在央视春晚上呢?
    调控政策更是如此。更何况中央能拿出的调控政策方法也是极为有限的。自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经过了几轮实验,问题多多,甚至问题没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越想下调房价,房价越加暴涨。为什么?调控方式不是问题了,而是调控的背景思路出了问题。到底楼市存在不存在问题,我们应该自问了。
    按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向某报记者透露的说法:北京在制定该细则时,主要是根据三个方面考虑的:
    一是按照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及2010年1月7日“国11条”的要求;
    二是围绕本市“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的调控目标;
    三是结合本市房屋市场的实际和特点。
   《实施意见》从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市场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除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建设用地供应结构;清理规范2008年底以来制定的各项购房优惠政策;加大房地产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开发商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捂盘惜售、偷漏税等“国11条”中提到内容外,京版“国11条”还提出完善房价分类统计和发布机制,以稳定市场预期。
    只是,能不能见效,能不能被市场和民众接受,不论是央视春晚和宏观调控政策,都需要新的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