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存:李泽楷囤地论说明“小超人”是个傻瓜
据《经济半小时》报道,位于北京东三环长虹桥,属于最繁华地段的一幅地皮,2006年时给李泽楷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盈科大衍地产投得,闲置多年,没有开发。当年,盈大以5.1亿元人民币投得这幅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地皮,楼面地价每方米1.3万元人民币,然而,目前该地段的住宅楼价,每方米(包括建筑成本)动辄高达3万至5万元人民币。
报道又说,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该地的开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08年3月31日。然而,3年多来,盈大没有动土意思,到今天这里仍只是一个大坑。今年8月,盈大突然将这地皮以1.18亿美元(约9.2亿港元)转手卖给瑞安建业,节目指,盈大因此税前获利2.35亿港元。
按照央视这些局外人的算法,如果项目进行建设的话,至少每平米有1—3万元的利润,4.6万平米的开发利润已经达到4.6亿至13.8亿,作为李嘉诚的公子,不直接进行开发赚取这么高的利润而转手赚取2.35亿港元的囤地暴利,与常理不通。除非所谓的小超人和某些人一样是傻瓜。
我还不知道的是5.1亿人民币四年来的融资利息央视的大哥大姐们算上了没有,只是我们有一个项目的拿地成本10.53亿,融资利息两年来已经达到3亿多。当然我们06年底拿地之后,达到销售条件时正好赶上08年7月拐点论猖獗之时。如果这个时间节点我们资金链撑不住转让的话,我们卖13.53亿是持平的。媒体人士千万不要认为我们这3个亿的溢价是利润。
最低点的08年,三环长虹桥的房价下跌程度也不高,现在的3—5万元的房价在08年也是这个水平。那么我就不理解了,为什么李泽楷先生这点帐也算不明白,大钱不赚,持平或者说没什么利润就出手了。
当然,李泽楷先生和他老子不一样,不是单纯的地产商。但是未必算不开这个帐。只能是我们不了解的原因造成了李先生的转让项目。我们不用估计李泽楷先生买了地之后资金链断裂,连盖楼的钱都没有。以李先生的名气和实力,垫资的建设者应该多如牛毛吧。
由此我们能忆起的还有摩根广场项目,还有很多很多因为各种纠纷而达不到建设阶段的项目,在毛地出让仍然流行的土地出让市场,真的能做到两年不开发无偿收回吗?
而这两年的房价大势,开发利润远远高于倒地利润。真正通过招牌挂拿地的项目,如果是净地的话,如果土地出让金已经全盘交付的话,转手就是利益最差的方式。而能够获得土地的企业,基本都是实力相当强的企业,囤地以牟利的现象应该是很少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