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落户制是相对公平原则
陈宝存/
文
京津沪等城市购房可以落户,作为地方政府救楼市政策的又一方式提出,引起广泛争议,这很正常。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教授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北京应该施行“购房落户”政策的。他认为:“拉动房地产需求有多种渠道,但我认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购房落户’政策。用‘准入制’来代替目前户籍人口控制指标制。”并认为这不仅能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还可加快户籍体制改革。
而天津等一些城市也在早些时候通过了关于购房落户的相关政策。比如从2月3日起,天津是申办蓝印户口购房款标准由原来统一的100万元调低为市内六区、塘沽区(含开发区、保税区)80万元。
但是在这些争议中我们看到一种幼稚思维,这样信口开河不顾事实的还不少。比如易宪容先生认为“这样的做法根本不可取,首先它就是对外地人一种歧视!外地人希望在北京工作,希望得到北京户口就要花较高的费用去买房子,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们知道的情况是:京津沪三地买房落户实际意义在于享受高福利政策和子女高考入学的更大自由。这样的城市完全放开户口限制有很多需要改变的政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易先生的所谓公平考虑看似公正公平,实则不食人间烟火。特大城市户口限制的必要不是本文考虑的范畴。
户口限制的往往是大城市,这与城市人口容量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些发展中的城市,这样的政策是很难利用的。买房落户也不是所有城市的利器,这一点也绝对不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比如石家庄市,城市规划的想法据说是5年内城市人口达到600万,而目前是大约220常住人口,这样的城市不会采用买房落户提振楼市的政策。
而外地人希望获得北京上海天津这类特别有利于子女高考就学的城市户口,不要任何代价是不可能的,这个代价必须高昂。身在河北的人们对天津、北京的户口向往最大的原因是高考分数相差很大,择校机会相差很大。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为了子女高考而在天津各郊县买房落户的很多。但是北京无疑再高的代价也难撼动北京户口。
不公平的不是买房落户政策,而是一连串的城乡差距。而缩小这个差距现在看来短期内很难达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