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信心不会一蹴而就

(2009-01-13 02:32:01)
标签:

房产

财经

楼市

信心

楼价

分类: 谈房论市
楼市信心不会一蹴而就
陈宝存/ 文
 
    从近期高官讲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央救市之心急迫,感觉到很无奈了。国办、建设部官员的要求房地产企业降价销售之说,实际在诋毁救市政策的功效,给市场传达的是可以继续观望,这无疑是不够明智的。
    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计划经济的影子,也是最近5年来宏观调控思路与功效完全相反的根源所在。
    市场是把双刃剑,我们的过于密集的宏观调控存在很多失误,主要原因还在于对市场的把握不够。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十年发展之跌宕起伏,主要责任在于高层对产生问题的看法存在很多误区,比如03年三季度开始的新一轮打压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是基于刚刚结束的通货紧缩。可怕地通缩刚刚结束,防止经济过热也就开始了。
 
    有人说地产的日子仅仅是08年才出现艰难,我说你错了。地产的日子一直是艰难中起步的,赶上07年傻子都能卖房的好日子的房企并不多。也就是高峰期拿地的房企只是极少数上市公司和大国企。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房地产市场这碗饭不好吃。
   
    指望现有的救市政策解决观望问题,甚至想一撮而就,高估了调控的效果,也忽视了市场的力量。目前的局面很艰难,恐怕简单的一两句讲话精神,是无法解决现有问题的。要求房企降价促销,只会得到房企进一步观望的回应,这是必然的。那么继续土地流拍、继续停工缓建恐怕是09年春季之常态。因为讲话传达给消费者的意思是房价没有见底。至于二三线城市的现状,投资退出行业的现状只会进一步加重,而不会把投资呼唤过来。
    目前全国楼市发展水平极度不一致,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与京深沪穗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鼓励地方政府探索救市之路是积极的态度,只可惜话还没说出口,嚼子就给套上了,支持地方政府探索的和给出限制条件的竟然是同一个部门,无所适从恐怕是地方政府的感觉吧。
 
    救市急不得,因为舆论环境以及经济形势的下滑交相作用,目前的救市政策仅仅是个姿态而已,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重新恢复对市场的信心。这是需要时间的。真正的回暖还要看明年春季的整体经济状况,实际观望结束只在一念之间,一旦市场传打出的信息是楼市见底,楼价不能继续下行,观望结束是必然的。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房企信心不足,而这不足绝不仅仅会带来当局和消费者所希望的大幅降价促销,因为很多城市的楼价并无积蓄下行的空间,至于一两个像万科这样本身价格水份过大,而且由于高调拿地,造成资金链十分紧张的公司,信心缺失的毕竟是极少数。像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市,3500元|平米的二环房价,与拆迁成本的高昂相对,还有否降价空间?相信业内人士是算的过来这笔帐的。
    这也是二三线城市土地不被追捧的重要原因。我们目前传达的声音,可能带来的后果绝不是房企继续降价,而是远离行业的越来越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只有行业投资的继续大幅下降,房企用脚投票,这绝对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救市不要学小脚女人,要大胆放权,不要认为像京沪这样的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低于中央政府。以目前的决策水平和各地不同的房地产发展水平,地方政府仍旧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钥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