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现状我选择冬眠
陈宝存/
文
目前楼市是好是坏,这是08年的主题。持续观望近乎一年了,我们将以怎样的姿态度过漫漫严冬。
更早的时候我就开始琢磨如何过冬,并有房企过冬的五篇文章面世。那么最近两个月以来的严峻局面,我的观念是否有改变呢?答案是:不变。按朋友的话,我选择死扛。
为什么?
第一:大的形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救市举措,解放军正在赶往灾区的路上;
第二:新土改决定着土地价格进一步回归价值,土地低价征收时代结束,房地产的开发成本中地价不能回调;
第三:项目采用的定价模式是成本+合理利润,本身没有降价空间;
第四:购买力压抑一年,并不是购买力的消失,真正需要的是消费者的理性回归;
第五:银行放贷压力与央行惜贷的拉锯,增加的5%—10%,最直接的还是最优异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中小制造企业的恢复不是简单的信贷支持可以解决;
第六:紧日子不是仅仅房地产开发企业,而是全行业上下游的相关70个行业,那么形势也是大家一起过紧日子,相对来说,开发企业是最没有养人压力的;
第七:最要紧的是对未来的看好,土地供应形势决定了,绝大多数城市,供不应求的局面无法缓解,而是在加剧;
第八:在国内还没有可以替代房地产投资的新的亮点行业可以转移,那么,坚持在地产行业也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度过资金难关并非很艰难;
等等……………………
在房地产市场化探索和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的十年中,一直是磕磕碰碰走过来的。过度的宏观调控一直伴随着行业,过度谨慎的心态决定了,目前绝对不是房地产行业的低谷。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行业领头人,应付目前的观望危局经验是丰富的。
房地产行业与其他相比,特别是中小制造业大量倒闭,选择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是最聪明的。
买涨不买落,这是国民不可改变的习惯。所以任何形式的降价,即使讲到成本线以下,也很难达到目的,因为什么是成本?你说了也没人相信,那么选择减少开工面积、降低开发速度、裁减冗员就成了开发公司的本能选择,这没有人去教。
当然,各个企业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也就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想突围的有万科,想涨价的有SOHO中国,龙湖等等领头羊,想冬眠的可以听我的。
冬季并不长,在一年当中,只有冬季寒冰刺骨,而迎来的将是明媚的春夏秋。
加载中,请稍候......